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病案分享针刺助培美曲塞治疗耐药了胸膜
病案分享针刺助培美曲塞治疗耐药了胸膜
患者房某,女性,50岁,主因“胸膜间皮瘤1年余,末次化疗后2月余”入院。
患者年8月下旬查胸部CT提示右胸壁密度影,病灶进行性增大,年2月于XX医院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2周期,复查胸膜病灶较前缩小。年4月行手术切除。
术后病理:(胸壁肿物及部分右肺)考虑恶性间皮瘤,肿瘤部分区域坏死,侵及周围肺组织及横纹肌组织,累及骨皮质,各切缘未见特殊。
术后给予培美曲塞1周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2周期,末次化疗为7月10日。年8月26日复查胸膜病灶多处复发,而且肿瘤生长速度迅速。提示恶性胸膜间皮瘤Ⅳ期(复杂胸壁肿物切除术后胸膜复发)
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9月19日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轻度乏力,短气,食欲差,纳食少,夜寐不安。精神紧张不安,易怒,素喜多食生冷水果。舌暗红,苔腻,脉细滑。
入院后给予背部走罐后行发泡罐。胸壁前部,右侧部刮痧后,在出痧较重部位立即刺血拔罐。而后胸壁术区周边结节毫韧针松解、疼痛点毫韧针松解,胸肋关节针刺,背部夹脊穴火针密集点刺。病灶部位体表投影区火针围刺。中药汤剂给予大陷胸丸、肺癌基本方、己椒苈黄丸加减。同时令患者忌甜食,忌油腻,忌寒凉,调情致。
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有如下特点:
出痧较重,轻度用力即可出痧,为暗紫色痧。
背部发泡罐,罐印为紫黑色,出泡为紫红色,泡壁较厚。
火针点刺后,针孔处皮肤轻度隆起,皮肤色淡。
治疗后患者胸背部有舒畅感,舌暗和苔腻有所改善,日后再行刮痧及拔罐后,出痧和罐印的暗紫色程度减轻。
入院后再次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间断于胸部背部刮痧后,在出痧较重部位立即刺血拔罐。坚持胸壁术区周边结节毫韧针松解、胸肋关节针刺、背部夹脊穴火针密集点刺。病灶部位体表投影区火针围刺。
化疗后消化道反应轻,无明显骨髓抑制或肝肾损伤。化疗一周期后第二次化疗前患者要求行胸部CT平扫复查,结果提示胸膜各处复发病变缩小,最大病灶长径由4.2cm,减至3.9cm。提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有效。
当大夫在CT片上告诉患者病灶缩小了时,患者一直紧锁的眉间终于舒展开了。
按语:
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患者来我院前,末次方案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后一月半即发现胸膜复发,按西医诊疗思维,应判定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无效,当二线给予长春瑞滨、吉西他滨或免疫药物治疗。
而众所周知,二线化疗药物的有效率低于培美曲塞,免疫治疗费用较高,未纳入医保范围,患者经济负担较大。患者来院时极为焦虑,眉头紧锁,反复叨念着“培美没作用,还能用什么药啊”。
黄老师认为,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应当有效,此前应用后仍出现复发,未达到疗效,只是由于经脉郁滞,气血不行,致使化疗药物无法达到瘤灶而已。如何能使气血运行,化疗药物很好的作用于瘤体呢?
治疗胸膜间皮瘤,中医认为多为结胸证,以汤剂治上焦当缓,宜用大陷胸丸。而针刺等方法是不是能快速有效的疏通经络,引药入经呢?当然是可以的!
黄老师讲到,瘤体的周边为走形紊乱、迂曲毛细血管,血管周围是淋巴管,充斥着组织液和淋巴液,而这些相对于正常机体组织,皆为异常,在中医看来,这部分组织液和淋巴结为湿,瘤周毛细血管为瘀,若要药物进入瘤体,需先将最外层的湿邪去除,再化瘀,方能直捣病灶。
结合患者脉证,舌暗红为瘀象,苔腻脉滑为湿热之象,素喜多食生冷水果,日久伤脾,患者以脾虚为本,湿热夹瘀为标,兼肝郁气滞。其瘀与湿较重,正如前所述,在瘤体之外形成“屏障”,故而药物无法起效。
背部走罐,可使腠理疏散,行发泡罐以祛湿。胸壁刮痧后,可疏通气血,清泄内热,出痧较重部位,为血瘀较重之处,刺血拔罐可活血化瘀泄热,改善瘤周毛细血管走形。
胸壁术区周边结节、疼痛点为郁滞之处,以毫韧针松解化瘀散结,通经活络。胸肋关节针刺,亦有理气活血通络之效。
壁层胸膜由脊神经发出的肋间神经和膈神经支配,背部夹脊穴火针密集点刺,通过刺激脊神经,达到刺激胸膜区域的作用。
最后行病灶部位体表投影区火针围刺,是在祛湿化瘀,药物直捣病灶后,聚集气血,防止瘤灶外出之法。
结合患者针刺等治疗后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证候的判断:出痧较重,发泡罐出泡为紫红色,为瘀热较重;出痧暗紫,罐印为紫黑色,泡壁较厚,为内热之象;火针点刺后,针孔处皮肤轻度隆起,为湿重之象。湿瘀热得以解除,故患者主诉胸背部有舒畅感,舌暗和苔腻改善,再行刮痧及拔罐后,出痧和罐印的未再颜色深重。
通过这一病案可以看到使用中医思维运用到化疗中,可有效的使化疗药物发挥其功能,使原本耐药的化疗方案再次起效,让患者增强信心,减少经济负担。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微创肿瘤科王卉
告患者书: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