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症状 > 脚气也有型
脚气也有型
看黑板!
上课了
脚气大课堂还记得大学宿舍生活被脚气熏翻的友谊小船吗,百转千回,还是原来的味道(*﹏*)
上回我们和大家分享了“古人与脚气君的故事”,广受好评。伴随着炎炎夏日,加上多暴雨,“真菌团队”活动频繁,雨天趟水过后,不仅溅湿了鞋子,还易带来引发脚气的真菌入侵。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深度解读这一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真菌类疾病——脚气。
就是这个味儿分割线
1您知道脚气是什么吗?[1,2]脚气是足癣的俗称,又名香港脚,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在人群中,脚气的患病率平均为15%,也可高达30%-70%。患者常表现为瘙痒、脱皮、水疱等,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尤为多见,而且脚气易反复发作,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次以上。
2“脚臭”不等于“脚气”[3]通常人们把“脚气”与“脚臭”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脚臭”就是脚上散发出的异味。脚臭可能是由脚气引起的,但脚气未必都脚臭,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
3病虽“小”危害“大”,别拿脚气不当回事!在大多数人眼中,脚气无非就是脚痒、起水泡、脱皮,对健康没什么影响,更不会危及生命。因此,有的人痒的时候就随便到药店买点药膏涂涂,有的人干脆任其存在,甘心与真菌“和平共处”。其实,脚气这个病虽小,但是影响较大,应引起重视!
影响生活质量[4]
·脚气可以产生瘙痒,且程度比较严重,有些患者会因瘙痒而无法入睡
·脚气感染时会有疼痛,疼痛影响到患者走路
·影响日常活动、工作和社交活动(如:游泳、访客、足浴、旅游、不能穿喜欢的鞋袜、限制职业选择、影响交友、谈恋爱等)
·影响情绪和心理(如:心情烦躁,担心外观,不愿意别人看到患处,不喜欢社交和与人交往等)
容易传染[2,5,7]
脚气可传染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手、躯干、屁股等。有资料显示80%脚气患者由于习惯用手搔抓患足,平均6年后95%患有手癣[7]
脚气还容易传染给家人。据统计,29.7%的患者家人会被传染该疾病[5]
容易反复发作
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脚气毫不夸张,很多人脚气“年年治,却岁岁发”。据统计,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次以上[3]
更为严重的问题
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2]
4脚气也需分类型脚气有3种类型,看看您的症状与下面哪个描述的最为相近,判断您的脚气属于哪一种类型?
可见小水泡成群或散在分布,泡内有澄清液体,干燥吸收后出现脱皮,常有瘙痒,时而瘙痒严重01如果您的表现与第一种描述相近,那么您可能是水疱型脚气,我们就把它称为“小泡泡型”脚气
好发于第3~4和4~5趾间,夏季多发,表现为趾间糜烂,潮湿,被浸得发白,待干了脱屑后为红色的糜烂面,奇痒02如果您的表现与第二种描述相近,那么您可能是趾间型脚气,我们就把它称为“烂脚趾型”脚气
好发于掌跖,皮肤粗糙、增厚、脱皮、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03如果您的表现与第三种描述相近,那么您可能是鳞屑角化型脚气,我们就把它称为“脱皮型”脚气
5按照上述不同的脚气分型,您知道如何选择药物吗?[2]治疗目标: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对付“小泡泡型”脚气应选溶液剂
·对付“烂脚趾型”脚气应先用粉剂,再用霜剂
·对付“脱皮型”脚气应选霜剂、软膏剂
6用药常见的3个误区,您是否知道?x症状消失或好转时马上停药[5]:真菌感染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症状消失后马上停药,容易反复发作。建议听从医嘱,坚持用药1-2月,疗效会更好,防止复发
x随便买点药就可以对付脚气[6]:不少患了脚气的人都选择随便到药店买点药涂抹一下了事,结果却发现脚气时好时坏,苦不堪言。其实,治疗脚气选对药物是关键。一旦患上脚气,应该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x热水烫脚能杀死真菌[6]:有些人患了脚气习惯用热水烫脚,虽然可以暂时止痒,但一般热水42℃左右,根本无法杀灭真菌,对缓解脚气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容易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7莫让脚生“气”,六大妙招来帮您足癣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良好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足癣、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1]
1讲究个人卫生
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2减少不良刺激
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少饮酒类和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
3保持趾间干燥
晚上洗脚或洗澡后要擦干趾缝间的水分
4公共场所严格消毒
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应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
5积极治疗脚气杜绝脚气病源
注意手部卫生,经常清洗手脚,保持手足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患部,接触脚气后要勤洗手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参考文献:
1.足癣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国真菌学杂志.;2(2):97-9.
2.手癣和足癣的诊疗指南.中国真菌学杂志.;7(2):-10.
3.赵玉霞.脚气早期症状的预防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5):.
4.徐楠等.足癣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真菌学杂志.;1(3):-.
5.王爱平.足癣患者治疗现状调查.中国真菌学杂志.;9(6):-8.
6.吕斌.不要把脚气不当病.青春期健康.(18):40-45.
7.王庄斐.足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2(5):-8.
8.王永淑,张文娟.如何预防手足癣.解放军健康.;(5):42
白癜风照片白癜风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