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病因 > 名家访谈徐卫教授新药时代慢性淋巴细

名家访谈徐卫教授新药时代慢性淋巴细



编者按年5月20日,金陵淋巴肿瘤论坛于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会上专家大腕云集,学术气息浓厚。随着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新药的开发利用,这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巨大发展,治疗CLL的新药相继问世,如新型抗CD20抗体、BTK抑制剂,以及分别联合PI3Kδ抑制剂或Bcl2拮抗剂。本次会议上,医院徐卫教授分享了新药时代下CLL的治疗进展。《肿瘤瞭望》非常荣幸地针对这一话题采访了徐教授。现将其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肿瘤瞭望》:BTK抑制剂在中国CLL患者中的疗效如何?

徐卫教授:国外BTK抑制剂依布替尼在CLL领域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但在国内尚未正式上市。BTK抑制剂的优势在于不良反应轻微,对于CLL这样一种中位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的疾病,BTK抑制剂对于年老、体能状况不佳的患者尤为适宜。此外,国内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BGB-一期临床试验现已结束,安全性好,目前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BGB-的疗效完全可匹敌原研药依布替尼,甚至有优于依鲁替尼的趋势,极具应用前景。

《肿瘤瞭望》:利妥昔单抗是体能状态较好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部分患者但仍可能继发耐药,应用人源化糖基化修饰CD20单抗Obinutuzumab是否有助于纠正耐药?

徐卫教授:排除伴有del(17p)/TP53突变患者,目前年轻、无严重伴随疾病CL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为FCR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该方案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源于德国的CLL8研究,长期随访显示FCR比FC的PFS(56.8比32.9个月,P<0.)、OS(未达到比86个月,P=0.)均有提高。CLL10试验中,对于年轻患者,FCR较BR(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更有优势,PFS分别为53.6个月比38.5个月(P=0.);而在65岁以上患者中,FCR与BR的PFS没有明显差异,由于FCR骨髓抑制相对较重,感染风险提高,年老患者更推荐BR方案。此外还有新一代CD20单克隆抗体如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奥法木单抗、以及瑞士罗氏公司的Obinutuzumab(GA)。CLL11的临床试验显示:GA联合苯丁酸氮芥相比于利妥昔单抗苯丁酸氮芥可显著延长PFS及无治疗间隔。

《肿瘤瞭望》:靶向药物治疗时代,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地位如何?

徐卫教授:无化疗治疗主要是指小分子靶向药物,如BTK、PI3K、BCL-2抑制剂等,其副反应小,尤其适合伴有其他伴随疾病的老年患者。今后CLL的治疗策略将经历一系列变革,应用细胞毒性药物降低肿瘤负荷,再行靶向药物长期维持治疗可能是较为合理的治疗策略。

《肿瘤瞭望》: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以及BCL-2抑制剂Venotoclax的应用前景如何?是否有助于纠正BTK抑制剂耐药的问题?

徐卫教授:目前,美国FDA批准上述药物应用于复发难治、伴有del(17p)/TP53基因突变的CLL患者,在BTK抑制剂耐药患者群体中也有不错的疗效。另外,梅奥诊所的一项研究显示,PD-1抑制剂在既往曾经应用过依布替尼,伴Richter转化患者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专家简介

徐卫教授

南京医院(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南京市血液学会委员

江苏省“兴卫工程”优秀医学重点人才

江苏省“工程”(第二层次)

“六大人才高峰”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和《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by/1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