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病因 > 心梗患者因心衰反复入院,我该怎么办

心梗患者因心衰反复入院,我该怎么办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49776.html

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反复住院的患者,怎样的诊疗策略才能带来更多获益呢?

点评专家丨医院周京敏教授

来源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点评专家

周京敏教授

周京敏,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任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学会专家会员(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的对比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子项目。

如何提高心梗后心衰患者生存率?

学界普遍认为,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室重构是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衰)的重要病理基础,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可促进心室重构的发生。针对这一机制,心梗后能否及时有效地抑制心室重构并阻断RAAS的激活,是预防心衰发生、发展的关键。

沙库巴曲和经典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盐复合物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挥着“1+1>2”作用:它不仅可作用于利钠肽系统,而且能够抑制RAAS,在改善心肌重构的同时扩张血管、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达到双管齐下的治疗目的,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衰学会(HFSA)联合发布的心力衰竭管理更新指南[1]及《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也肯定了沙库巴曲缬沙坦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真实病例见证ARNI显著疗效

病例

(本医院吕颖医生提供)

★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拟“间断胸闷气短12年,加重1月”为主诉入我院接受治疗。

患者1月前因受凉感冒出现夜间气憋,咳白痰,伴腹胀、下肢水肿,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遂至我院接受治疗。

患者12年前突发胸闷气短,伴出汗,症状持续不缓解,医院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右冠植入支架一枚。

6年前胸闷再发以“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三支病变,前降支6段闭塞,开通后植入支架一枚。此后间断胸闷气短、腹胀、下肢水肿,多次因心功能不全住院治疗,反复因右侧大量胸腔置管引流。

患者半年前于我科住院14天后出院,每日口服利伐沙班10mg、美托洛尔6.25-12.5mg、缬沙坦40mg、瑞舒伐他汀10mg、地高辛0.mg、螺内酯20mg、氯化钾缓释片mg、呋塞米片20mg、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mg,托伐普坦15mg每周2次。

患者既往房颤史、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史4年,否认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遗传病史,吸烟史:20支/天*40年,已戒6年。

此次住院,患者查体情况:体温36.2°C,心率7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80mmHg;气促;颈静脉怒张;右肺中下部呼吸音低,双肺散在湿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尖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cm,心率78次/分,律绝对不齐,S1强弱不等,低钝,心尖处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膨隆,肝肋下2指,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

?辅助检查示:

脑钠尿肽(BNP)pg/mL,外院半月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g/m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7u/L,谷草转氨酶(AST)75u/L,白蛋白(ALB)40.5g/L;血脂:血清总胆红素(TBiL)72.8umo/L,直接胆红素(DBiL)36.5umo/L;低密度脂蛋白(LDL)1.04mmol/L,甘油三酯(TG)0.52mmol/L。

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衰(NYHA分级IV级)、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三尖瓣大量反流、心律失常、心房颤动、肝淤血、高尿酸血症、多浆膜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中量)、腹腔积液、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部分型)。

图1: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表1:住院及出院后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

图2:-4-20随访复查心超,LVEF显著改善,左室腔大小明显缩小

图3:患者近几年心脏彩超检查射血分数变化一览

年5月15日患者复查显示,血压90-98/60-65mmHg(偏低),房颤心室率60-70次/分,体重稳定,可耐受轻体力活动。肾功能:血尿素氮(BUN)7.9mmo/L,肌酐(Cr)75.6umo/L,尿酸(UA).5umol/L,K+4.4mmo/L。沙库巴曲缬沙坦维持原量。

★病例点评

周京敏教授指出,该病例资料完整,随访时间较长,给我们很好展示了一个慢性心衰的诊疗过程,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心衰的治疗、特别是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此病例中患者诊断明确:病史中的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和体检中的心脏扩大、肺淤血和下肢浮肿,以及辅助检查中BNP升高和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提示了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因冠心病的诊断;肝淤血、肝功能受损(肝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提示消化道淤血,是右心衰较为严重的表现;房颤血栓栓塞史说明了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患者血肌酐水平正常,病史中既往药物治疗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提示了心衰加重的原因。

在治疗方面,患者本次因心衰急性加重入院,在初步处理(包括左西孟旦强心、硝普钠扩张血管和利尿剂的应用)后给予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取得了症状改善、脏器和外周淤血减退的效果,并在随访过程中看到症状逐步改善、LVEF逐步提高,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此外,周京敏教授与病例提供者吕颖医生就几个临床常见问题展开了探讨:

1、美托洛尔的用法用量如何评估?

周京敏教授提问:在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应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治疗,剂量也应逐渐增量达到最大耐受量,该病例β-受体阻滞剂的种类和剂量是否需要调整?

吕颖医生回答:因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美托洛尔用量选择了12.5mgbid、不加量。冠心病合并房颤的静息心率目标值是70次/分,该患者动态心电图夜间心率偏慢,所以采用了平片而非缓释片。

2、检测手段更精细化

周京敏教授提问:随访中,生化标记物采用了BNP测定,是否应采用NT-proBNP?

吕颖医生回答:据病例提供者阐述,医院条件问题未使用NT-proBNP,而该患者年4月和7月分别外院查NT-proBNP为pg/ml、2pg/ml,已证实心功能好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参考文献:

1.ACC/AHA/HFSAFocusdUpdatofthACCF/AHAGuidlinforthManagmntofHartFailur:ARportofthAmricanCollgofCardiology/AmricanHartAssociationTaskForconClinicalPracticGuidlinsandthHartFailur.Circulation.Apr28.

2.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34(5):-.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by/1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