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病因 > 炎性乳腺癌别名癌性乳腺炎,丹毒样乳腺

炎性乳腺癌别名癌性乳腺炎,丹毒样乳腺



炎性乳腺癌        (癌性乳腺炎,丹毒样乳腺癌,急性乳腺癌...        )

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breastcancer,I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十分罕见。该病呈暴发性发病,以乳房皮肤的弥漫性红、肿、热、痛和水肿为特征,极似急性炎症。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

一、发病原因:

1.IBC的发病原因尚无统一认识,可能与病人的免疫力低下有关。

二、发病机制:

1.炎性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特殊性,各种类型的乳腺癌均见于IBC。IBC的急性炎症改变的组织学特征首先由Bryant于年描述观察到皮下淋巴管被癌浸润的现象,提出肿瘤浸润造成的真皮下淋巴管阻塞而导致相关临床表现的假说。但真皮下淋巴管浸润是否是IBC诊断的基础仍存在争论。早在年,Taylor和Melter强调皮下淋巴管浸润癌浸润的特征。Ellis和Teitelbaum年复习世界有关IBC的文献,通过对组织学与预后的关系的研究,认为真皮淋巴管浸润对确定IBC的诊断是必要的,并提出乳腺真皮淋巴癌病的命名。Saltzstein发现临床上无IBC的表现,组织学检查有真皮淋巴管浸润的乳腺癌,预后与有典型表现的IBC相同,提出了临床隐性乳腺癌的概念。IBC的皮肤炎症样改变机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系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团阻塞而致皮肤水肿和组织张力增高,进一步导致毛细血管的阻塞,充血引起所谓丹毒样改变。

.大体形态:可见乳房皮肤红、肿、热、痛和皮肤增厚,橘皮样改变等,受累组织坚实。多数可见皮肤改变,占乳房范围的1/3以上。石松魁报道材料,其病变皮肤改变范围均1/乳房,多数(65.7%)波及全乳。

3.组织形态:癌肿类型不一,各种类型浸润性癌均可发生。除了癌组织外,主要见皮肤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中充满癌栓。间质中伴有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但以淋巴细胞为主。有人认为,只要临床有炎症表现,即可诊断为炎性癌。也有人认为只有皮肤淋巴管和血管中有大量癌栓时才能诊断为炎性癌。石松魁()报道的35例中,有9例可见淋巴管癌栓,其中皮肤淋巴管癌栓5例。

 炎性乳腺癌是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病变,可发生于各种类型的乳腺癌中,无病理组织类型的特殊性。病理组织学研究认为,这种乳腺癌的继发炎性病变是由于癌细胞浸润到真皮下淋巴管,引发淋巴管阻塞和继发炎症。炎性乳腺癌以侵犯淋巴管道为主要表现,转移几率高,是局部晚期乳腺癌中预后最恶劣的一类。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1%~10%,我国报告约占乳腺癌的0.9%

概述

炎性乳腺癌是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病变,可能发生在各种类型的乳腺癌中,没有病理组织类型的特殊性。发病症状类似急性乳腺炎,约50%的炎性乳腺癌是摸不到肿块的,很多患者在诊断时会发现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转移发生率为30%-40%,5年生存率只有5%-48%。

炎性乳腺癌的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而且预后差。炎性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可能跟患者的免疫力水平低下有关系。不过炎症乳腺癌发病原因尚未清楚,我国妇女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按照年龄分组显示:5岁以上开始上升,到了50-54岁会达到顶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有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近些年也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是出现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症状

乳腺皮肤红肿、增厚、变硬,出现橘皮样外观,逐渐变成似淤血的紫红色,局部皮肤会出现丹毒样改变或者斑纹状色素沉着,病变皮肤温度会升高。触之韧感伴触痛,坚实,肿瘤的边界大多不清楚,有些患者乳头会出现干裂、结痂、回缩、太抬高等情况,腋下会有可触及到的大淋巴结。

诊断

炎性乳腺癌根据临床表现:短时间乳腺弥漫性增大,范围常超出整个乳腺的1/3,变硬,有触痛,乳腺皮肤大范围红肿,增厚,出现橘皮样外观,病变皮肤温度增高。结合乳腺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可见皮肤弥漫性增厚,密度增高,皮下组织及乳腺实质梁状结构增厚、增粗,有时可见微小钙化灶和局部肿块影,乳头回缩,腋下淋巴结肿大等。超声检查可见皮肤增厚,皮下层增厚且出现线状液性暗区,腺体层一般无明显的肿块图像,表现为结构紊乱,回声减弱,边界不清,血流信号增多,出现高速高阻型的动脉频谱,多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病变部位经穿刺或手术切取活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乳腺炎和炎性乳腺癌的区别

1.从全身症状来看,急性乳腺炎常有寒战、高热等明显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而炎性乳癌通常无明显全身炎症反应,如伴有发热,则为低热或中等热度。

.从病程来看,急性乳腺炎病程短,可在短期内化脓,抗炎治疗有效,预后好;而炎性乳癌则病情凶险,一般不成脓,不发生皮肤溃破,却可延及同侧乳房以外的颈部及手臂,甚至可侵及对侧乳房,抗炎治疗无效,预后差。炎性乳癌和急性乳腺炎在初期比较难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不同点就愈来愈明显了。因此,初期出现乳房红肿热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3.两者均可见到乳房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但急性乳腺炎时皮肤红肿可较局限,亦可较广泛,颜色为鲜红;而炎性乳癌时皮肤改变广泛,往往累及整个乳房,其颜色为暗红或紫红色。急性乳腺炎时皮肤呈一般的凹陷性水肿;而炎性乳癌的皮肤水肿则呈橘皮样。

4.两者均可见到腋下淋巴结肿大,但急性乳腺炎的腋下淋巴结相对比较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推之活动性好;而炎性乳癌的腋下淋巴结肿大而质硬,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用手推之不活动。[1]

炎性乳腺癌的转移发生率高达30%~40%,因此此类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好。单纯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低于10%,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单纯放疗或放疗加手术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也仅为4~9个月。单纯激素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也未见明显延长。无论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几个月内均死亡于远处转移。为此,医学专家设计了综合治疗方案:诱导化疗——局部治疗(放疗或手术)——全身化疗。近来的研究表明,化疗加大剂量放射治疗炎性乳腺癌的效果,使3年生存率提高到30%~50%。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加放疗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48%,平均生存5~56个月以上。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自体骨髓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使超大剂量化疗随行自体骨髓移植方案投入炎性乳腺癌的治疗,大大提高了生存率。

护理

1、要保持情绪稳定,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适量运动,增强免疫能力。

3、避免接受过多的放射线照射。

3、适当按摩乳房,促进乳房血液和淋巴循环。

4、适当节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预防

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同时注意补充适当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硒是抗击乳腺癌的关键。据我国著名的微量元素专家汤传忠先生介绍,硒是抗癌之王,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和转移,并能促使其自然消亡。同时调节雌激素,并起到极大的抗氧化作用。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效果好
治疗白癜风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by/1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