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腺淋巴性囊腺瘤warthin瘤病例分
腺淋巴性囊腺瘤warthin瘤病例分
腺淋巴性囊腺瘤
/8/28
MONDAY首先呢,把它的前生今世的别名过一过
腺淋巴性囊腺瘤=腺淋巴瘤=淋巴乳头状囊腺瘤=warthin瘤
1
病史资料
主诉: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0天
现病史:患者10余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肿物,无局部灼热痛,无胀痛,无发热,无畏寒,无声嘶,无呼吸困难,无鼻血,无涕中带血,无压痛,无颈部活动障碍。
2
颈部平扫+增强特点
右侧颈部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考虑混合瘤可能性大,未排其他。
3
超声特点
描述:右颌下区可见一不均匀低回声包块,范围约45*30mm,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及细密低回声点,与颌下腺紧密相邻,分界欠清,CDFI: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双侧颈部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回声。
诊断:右颌下区包块,性质待定,良性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话聊到这,再不放图就不厚道了,各位客官,请??
从超声图像上看,小编提取出以下特点:
1,不规则液性暗区
2,暗区内可见细密低回声点及高回声点漂浮
3,条索状分隔带回声
4,有包膜回声
那么,一眼看上去,和脓肿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可是,病史显示无红肿热痛,无畏寒发热,显然是不相符的。那么,涎腺第1常见良性肿瘤,混合瘤呢?该如何鉴别
术后病理右侧腮腺腺淋巴性囊腺瘤1概述特点几乎全发生在腮腺
腮腺第2常见良性肿瘤(第1常见为混合瘤)
90%位于腮腺浅叶或下极
肿块有消长病史
双侧性,多灶性,术后很少复发
2超声特点:多分隔的囊性结构
包膜回声薄并且大多完整
后方回声大多增强
内部回声极低且不均匀
可见高回声带呈网格状分布
多数局部可见液性暗区
有时暗区内可见强回声光点
3与混合瘤鉴别(相比混合瘤,腺淋巴性囊腺瘤具有以下特点)囊性成分更多,因而内部回声更低
内部低回声区被网格状高回声分隔
液化较常见
看到这,相信很多朋友们奇怪了,腺淋巴性囊腺瘤是良性肿瘤,难道会坏死形成液性暗区?暗区内的强回声漂浮点又该做何理解?
液性暗区:
液性成分主要是由于肿瘤腺上皮组织保留了分泌功能,而又无正常导管系统排出瘤体而淤积形成。
强回声漂浮点:
囊液中存在胆固醇结晶,超声显示为强回声点,部分伴彗星尾征,类似于甲状腺胶质潴留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