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谈防治,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谈防治,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一种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症候群。由于该病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是长期以来困扰广大血管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当你碰上PTS,将如何处理?来看看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上海交通大医院张纪蔚教授的处理方式与你的有何不同!

张纪蔚教授

张纪蔚教授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上海交通大学血管病论坛(SJVF)上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PTS继发于DVT,临床上如果DVT发病率高,那么PTS的发病率也高。

“目前,住院患者DVT的发病率大概为10%左右,若这部分患者不进行规范治疗,其中将近80%的患者会发生PTS。”张教授介绍,PTS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沉重、水肿、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皮肤脂质硬化、溃疡等。患者早期以下肢肿胀为主,5~10年后,将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色素沉着,难治性溃疡、浅静脉曲张、淋巴管炎等,临床上称其为“老烂腿”(溃疡多发生在穿靴子的足踝区)。将严重影响DVT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负担。

“PTS以预防为主,要做到预防,就应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复发,这样就能有效降低PTS的发生率。”张教授说,如发生DVT,建议在早期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以保护静脉、静脉瓣膜功能,以预防PTS。

PTS患者下肢溃疡

(图片由张纪蔚教授提供)

针对临床中具体应如何处理PTS?张教授分享了其临床诊治思维。他说,当来了一位PTS患者,首要的一点就是分析患者的静脉血栓是稳定的还是发展的。

“考虑PTS诊疗方案前,进行静脉造影是第一步。静脉造影可以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通畅程度以及浅静脉逆流情况。”张教授强调,根据造影结果,可将血管的再通程度分为完全闭塞、再通、部分再通,再具体选择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梯度压力袜治疗以及间断抬高患肢是PTS的基础治疗。”张教授指出,如果患者只是下肢肿胀的话,建议患者穿两级压力的弹力袜;如果患者有色素沉着、有溃疡或下肢静脉曲张,那么需进行浅静脉或交通静脉枝手术、清创、植皮等治疗。

若静脉血栓是发展的,那么还应继续抗凝治疗。

“无论静脉血栓处于何种阶段,促进深静脉再通,减轻静脉高压,避免因深静脉回流障碍引发穿通静脉功能不全及浅静脉曲张,都至关重要。”张教授强调。

随着导丝、导管材料的更新换代和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介入技术治疗PTS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临床上仍以压力、药物等保守治疗措施为主。谈及PTS的药物治疗,张教授认为,选择抗凝药物仍是一线治疗方案,但一定要谨慎周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何种抗凝药物。一方面要考虑抗凝效果,另一方面要考虑存在出血风险(如引起脑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都可能致命)。

张教授说,随着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的开展,舒洛地特治疗PTS是一个很好选择并且效果也得到了证实。

“舒洛地特可修复血管壁内层的糖萼,而糖萼是血管内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就像是土壤表面的草皮,如果这一层草皮遭到破坏,水分就可以直接侵入到土壤下面,形成泥坑,积水,以至于这个泥坑会不断扩大。同理,如果血管内膜表面的糖萼损伤或缺失的话,那么血管内膜下就会裸露,各种炎症因子会侵入血管内膜,使其受损,引起各种各样的血管性的病变。舒洛地特通过多种机制产生抗栓效果,包括:调节抗凝血酶III(ATIII)、肝素辅助因子II(HCII),抑制凝血酶的产生;释放来自血管的血栓形成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来抑制组织介导的血栓形成;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抑制物(PAI)的平衡向纤溶方向倾斜。因此,舒洛地特可以防治PTS,并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张教授形象地说。

扫码查看往期报纸

编辑、排版:《医师报》毕雪立

推荐阅读

将掀吗啡使用新篇章!

14例热射病2例死亡这五类人是高危人群!

“红名单”、“白名单”“黑名单”来了!医师执业信用管理系统上线!

因为“患者优先”而伤及自己,这是对希波克拉底誓词的曲解和误读

为什么新闻媒体这么热衷于负面报道?

年轻医生不要被空虚左右

强烈要求普及!医院,上班还可以带着孩子

悲恸!今年第7位猝死的医生在河南倒下!人民日报呼吁:莫让医生过劳猝死的悲剧再三重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cs/13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