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穴位详解系列之髀关穴伏兔穴

穴位详解系列之髀关穴伏兔穴



南京白癜风 http://pf.39.net/bjzkbdfyy/131204/4302788.html

髀关穴

髀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髀关穴位于人体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髀关穴具有缓解治疗膝(髋、股)痛、麻痹、瘫痪、腿膝肿痛、下肢麻木、下肢屈伸不利、股外侧皮神经炎等作用。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髀关穴位位置图、按摩手法及作用。

出处:《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以下髀关。”

穴义:胃经气血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

名解:髀,股部、大腿骨,指穴所在的部位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本穴物质为气冲穴传来的强劲水湿之气,谜语即风气,至本穴后气势减弱,随风气冲穴刮扬散的脾土微粒沉降堆积于穴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风气和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及地部脾土的外渗水液。

运行规律:天部的强劲风气在此势减散化,风气中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内外,地部的外渗水液则循胃经下行。

功能作用:健脾除湿,固化脾土。

髀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髀关穴位于人体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缓解治疗膝(髋、股)痛、麻痹、瘫痪、腿膝肿痛、下肢麻木、下肢屈伸不利、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健脾除湿,固化脾土。

1、配伏兔穴缓解治疗痿痹。

2、配环跳、风市、足三里,主治下肢痿痹;

3、配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主治下肢痹痛。

髀关穴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可向股外侧部扩散,以治股外侧皮神经炎。

髀关穴艾条灸5-10分钟,髀关穴艾炷灸3-5壮。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张肌、骨直肌、股外侧肌。皮肤由腰丛的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股外侧静脉及旋髂浅静脉,阔筋膜,包裹阔筋膜张肌,此肌由臀上神经支配。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由股神经支配。两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静脉。

1、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股内外肌痉挛,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重症肌无力;

2、其它:腹股沟淋巴结炎。

临床用于髋关节炎,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伏兔穴

伏兔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按摩伏兔穴具有治疗腰椎间盘突、腰痛腿疼、腰肌劳损等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伏兔穴位位置图、准确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伏兔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自《灵枢·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3个穴位。该穴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主要治疗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别名:外勾穴,外丘穴

1、伏兔。伏,停伏、降伏也。兔,卯木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本穴物质为气冲穴、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及水湿风气,至本穴后风停气息,随风气飘扬和随经水冲涮的脾土微粒沉降堆积,如停伏之状,故名。

2、外沟、外丘。外,外部也。丘,丘陵、土丘也。外沟,外丘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且沉降在胃经经脉之外。本穴物质为气冲穴、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及水湿风气,至本穴后风停气息,脾土微粒沉降堆积于胃经之外,故名。

穴义: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脾土中渗出后下行阴市穴,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内外。

功能作用:排渗脾土中水湿,固化脾土微粒。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伏兔穴在大腿外侧,髂潜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按骨度分寸法大腿股骨大转子—膝中为19寸)。简便取穴法:正坐屈膝成90度,医者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是穴。《针灸甲乙经》:“在膝上六寸,起肉间。”《神应经》:“在阴市上三寸,循起肉。”(阴市穴在膝盖上外侧三寸)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

1、正坐屈膝成90度,医者以手掌后第1横纹中点按在髌骨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尖端所达处是穴。

2、仰卧,下肢伸直,足尖用力向前屈,可见膝上股前有一肌肉隆起,状如伏兔,此肌肉之中点处是穴。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股中间肌。皮肤由腰丛的肌神经前支分布。在股直肌和股中间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静脉,两肌由股神经支配。

1、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炎,下肢瘫痪,下肢痉挛;

2、其它:荨麻疹,脚气,腹股沟淋巴腺炎。

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炎,下肢瘫痪的治疗。

1、下肢麻痹、瘫痪:伏兔配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三阴交。

2、腿痛:伏兔配髀关、风市、阳陵泉、膝眼、足三里、地机、丰隆、悬钟。

3、腿足痛:伏兔配解溪、太溪、申脉等穴。

4、脚气:伏兔配风市、足三里、绝骨、犊鼻、上巨虚、商丘等。

1、骨性膝关节炎,又称肥大性膝关节炎或退行性膝关节炎,常发生在45岁以上或体重过重者,特点为骨赘压迫膝关节周围组织而产生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年老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加之风寒湿邪凝滞、外伤老损等因素,导致脉络淤阻、气血凝滞而为病。患者膝关节周围钝痛酸胀,下楼梯时膝痛明显于上楼梯,在股骨下端与股骨上端之骨缝处用拇指以水平方向前后按压,内外两侧可发现明显压痛,活动膝关节有时可闻及骨擦音,严重者可有膝关节变形。X线摄片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有唇样骨质增生。蜂针治疗常用伏兔穴,配合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等穴。

2、荨麻疹,又名“风疹块”是在皮肤上突然出现的暂时性水肿风团,有剧痒。致病因素有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因素等,鱼虾蟹等食物是急性荨麻疹的常见原因。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腠理不固,风邪侵袭,退于肌肤而成,或体质因素,不耐鱼虾荤腥等食物,或患肠道寄生虫病,导致胃肠积热,郁于肌表而发风疹。本病发病机制有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前者多因过敏反应产生一系列化学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管扩张,平滑肌痉挛,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等,使真皮上层水肿,皮肤发生红斑、风团。有感染、寄生虫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多以抗体为介导,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皮肤、肾及血管壁,表现为血清病样。非变态反应的荨麻疹由某些物质直接引起的肥大细胞颗粒效应所致。蜂针治疗常用伏兔穴,全合用风市、血海、志室、膈俞等穴。

注意事项:蜂针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蜂针本身会引起一系列的过敏反应,但蜂针有可以治风疹。不过必须区分,患者的风疹不是因为蜂针治疗所致,如其风疹是由于蜂针所引起的,应该减少蜂针的用量,或者不用蜂针治疗,以免有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初期治疗应以小剂量的蜂针量为佳。伏兔穴也是蜂针试针的优良之一。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以上内容如果对您确有裨益,请分享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cs/13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