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血管瘤
血管瘤
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它可发生于人体的各个部位,但以皮肤、皮下组织处为最多见,其次是黏膜、肌肉、骨骼及内脏。部分类型的血管瘤可以退化;部分可持续发展导致各种畸形;有些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目前可分为两大类: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血管瘤究竟是真性肿瘤,还是错构瘤或畸形,目前仍有争论。
根据血管口径大小和内皮细胞形态特征分为:
01毛细血管瘤由内衬扁平内皮细胞的大量毛细血管组成。常发生于皮肤和皮下,出生时或生后1个月内出现,生长迅速,6个月左右才停止生长,2岁内可见消退,6~7岁时多数消退。
02海绵状血管瘤由囊性扩张的薄壁血管组成,多呈小叶状分布,有消退倾向。可发生血栓、溃疡和感染。
03血管畸形由厚壁大血管组成,管壁结构正常,常见血栓和钙化。
1.血管瘤多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皮肤或粘膜出现小红点样改变,迅速发展向外形成结节状并相互融合成块,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类似草莓样改变,局部温度变化不明显。这类多数可以自行消退。
2.血管畸形,生后即有,传统分类法中的鲜红斑痣,即皮肤呈葡萄酒色斑块样改变,多不高出皮面,压之退色,称毛细血管畸形。另外有扩张迂曲增粗的血管样改变(蔓状血管瘤)或皮肤皮下肿物边界不清、触之较软、挤压后可变小、松开又可增大、局部温度明显增高,可及震颤和血管杂音,这类称动静脉畸形。严重者破坏周围组织,导致肢体畸形、容貌破坏。不能自行消退。
3.以上病变可以混合存在 如皮肤草莓状血管瘤与深部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鲜红斑痣与蔓状血管瘤的混合、还有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混合等等。
4.特殊类型血管瘤的表现
(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综合征(Kli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病肢有范围不等的血管痣和曲张的迂曲静脉,以组织肥大,肢体畸形为特征。
(2)血管瘤并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较大范围或巨大的血管瘤,继发出血改变及血小板减少为其特征,可合并DIC。
(3)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Sturge-Weber综合征,S-W-S)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毛细血管瘤改变及间歇性癫痫样发作。
5.特殊部位血管瘤的表现
(1)肝血管瘤:小儿多表现为肝肿大或上腹部包块,以及肿物压迫所出现的症状,易合并充血性心衰。
(2)消化道血管瘤:以小肠血管瘤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及梗阻(继发肠套叠及扭转所致)。
(3)膀胱血管瘤:以血尿为主要表现。
(4)腮腺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局部出现肿块,逐渐肿大隆起,局部温度可增高。
(5)眼眶周围血管瘤:以眼球突出、眼运动受限、视力障碍为主,多属海绵状血管瘤。
(6)阴茎血管瘤:阴茎和龟头部呈紫蓝色结节状,阴茎较粗大,容易勃起,严重者发生溃疡、出血,多属海绵状血管瘤。
01病史红斑、肿块出现时间、部位、发展速度等。
02体征局部皮肤改变、包块大小、挤压能否缩小、有无局部发热、震颤和血管杂音,肢体长度、周径的变化和功能检查等。
03常规化验注意血小板数量,必要时检查凝血功能情况。
04彩色B超判定肿物血流情况和侧支情况及与正常血管的关系。
05CT平扫加增强或MRI可显示肿瘤的范围。
06X线检查局部穿刺造影,静脉造影,动脉造影均有特异改变。
本病需与淋巴管瘤鉴别:血管瘤一般瘤体穿刺抽出可凝固的鲜血,而淋巴管瘤抽出淡黄色清亮液或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性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