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拒绝各类皮炎,夏日皮肤问题大作战
拒绝各类皮炎,夏日皮肤问题大作战
三伏天已至,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在夏季蓬勃繁殖的各类细菌真菌小昆虫,还有不停冒出的汗液,对皮肤都是威胁。在夏天皮肤能否“抵抗”住它们的虎视眈眈,可是场不容易的战斗,为此,让小贝来对夏季的皮肤问题做个大盘点,知己知彼,帮助大家预防和治疗,让皮肤清清爽爽过夏天!
1日光性皮炎诱因
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受到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
症状在颜面、颈部和手背等曝光部位会出现皮肤红斑,且有粟粒大小的丘疹和轻度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常感痛痒难忍,夜间症状加重,抓破后会引起感染。
预防尽量避免日光暴晒,可采用涂防晒霜等措施。每天10~14点是阳光中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室外活动时应着淡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并戴太阳帽做好防护。
治疗一旦出现日光性皮炎症状,不可立即用热水洗浴,以免加重皮炎症状,也不要用手抓搔,一旦抓破容易出现感染。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用冰牛奶湿敷。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痒、止痛的软膏涂抹。
2螨虫性皮炎诱因由螨虫引起,不少患者是因为家中刚铺上的凉席没有进行除螨杀菌而患病。
症状多发于颈、胸、腹、背及四肢皮肤,多为水肿性鲜红色斑疹,往往奇痒难忍。
预防首先消灭螨虫根源,螨虫怕光照、高温、干燥,所以在使用凉席前先用开水烫洗或者喷洒杀虫剂,然后放置于太阳下暴晒即可。
此外,也应经常打扫卫生,清除居室杂物,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澡更衣,多晒被褥衣物。家中有宠物的也要经常给宠物除螨杀菌。
治疗不严重的患者在消灭螨虫根源后,注意皮肤清洁,涂一些如复方薄荷脑酊、止痒洗剂之类的药物就慢慢可以自行好转;严重的患者要就医处理。
3接触性皮炎诱因接触性皮炎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往往几天后才出现症状。过敏原种类多,如金属、植物性物质、化妆品甚至气体、粉尘等等。
症状发病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初起疱内液体澄清,感染后形成脓疱;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甚至组织坏死。
如果过敏原是气体或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皮炎境界不清。有时也会由于搔抓将接触物带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阴、腰部等,发生类似皮炎的症状。
预防爱出汗的人,睡前最好在凉席上垫一层吸汗的棉布。有一些人对草芦类凉席也会产生过敏反应,可以换成竹制或藤制凉席。
治疗脱离致敏原,在急性发作期,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每日3~4次或者痒时外用。有渗液时,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皮损干燥后改用糖皮质激素乳膏。严重者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
4手足癣诱因手足癣由致病性丝状真菌感染引起,足癣较手癣更为常见,有传染倾向。其发生与密切接触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有关,如拖鞋、浴盆、拭脚布等。手癣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癣传染而来。
症状手癣:首先皮下有针尖至粟粒大小半透明水疱,逐渐会干涸脱屑,伴有瘙痒,皮损轮廓鲜明,逐渐浸淫蔓延,易反复。
足癣:皮损常发于趾缝间,轮廓鲜明。逐渐蔓延至足跟、足跖,皮损以水疱、糜烂、脱屑、角化为特征。患处浸渍湿烂或起粟粒大小水疱,伴有瘙痒。
预防不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要一人专用。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赤足行走。尽量不要在过于湿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使用公用剪刀和指甲钳。
治疗如渗出渍水较多,可用10%冰醋酸液浸泡,水疱干燥后加用抗真菌软膏;糜烂型亦可选用水剂加粉剂类抗真菌药物,待糜烂好转加用软膏;鳞屑角化型患者,可先用尿素或角质松解剂封包,待角质软化后进一步使用抗真菌药膏。常用的软膏有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联苯苄唑。对于顽固性足癣,应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系统性抗真菌治疗。
5丹毒(流火病)诱因丹毒是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引起网状淋巴管炎。病原菌大多经过皮肤黏膜的微细损伤侵入引起组织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癣、慢性湿疹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
症状该病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发病急骤,初起常有全身不适、发冷、恶寒、高热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有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表皮光亮,摸之灼手,肿胀及触痛明显。
预防丹毒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往往每年复发在同一部位。这是由于发病部位局部皮肤抵抗力下降,加上皮肤有破口,细菌可经破口侵入淋巴管,引发丹毒。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彻底治疗可导致致病菌进入的皮肤问题与破损,和加强针对足癣的治疗以及不要抠鼻等。
治疗由于丹毒系细菌感染性疾病,故治疗原则为早期、足量的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其中阿奇霉素的疗效强于红霉素。外用药物可用25%~50%硫酸镁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等)。
6脓疱疮诱因脓疱疮俗称黄水疮,通过接触相互传染。易在儿童中流行。
症状多发于脸上、四肢等暴露部位。脓疱疮开始为粟粒至黄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之后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很容易破溃。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不和患病者接触。
治疗使用外用抗菌药物包括2%莫匹罗星软膏、2%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1%截短侧耳素软膏等缓解症状并加快脓疱疮愈合。
温水勤洗利于脓疱疮治疗。穿透气棉质衣物。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维生素,辅助治疗脓疱疮效果好。保持室内透气良好,利于脓疱疮愈合。
严重时可短期服用阿奇霉素或青霉素。规范治疗,一周左右痂即可脱落痊愈。
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及外渗的处理方法头痛穴位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