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Circulation刊登肿瘤患者1
Circulation刊登肿瘤患者1
近日,一项来自英国发表在《循环》上的研究提示,癌症诊断年龄影响癌症幸存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即诊断年龄越小的癌症患者其发生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越高。该研究纳入于15~39岁诊断癌症的例幸存者,这些幸存者在诊断癌症后至少生存5年以上,平均随访14.3年,死亡患者中有6%的死亡由心脏病引发。癌症幸存者死于心脏病风险有所差别
首先该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癌症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依据癌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其中,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最高,为3.8。其主要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风险比分别为3.4和14.5);急性髓系白血病、除膀胱癌以外的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外的其他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宫颈癌和乳腺癌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分别为2.7、2.0、1.7、1.7、1.6、1.4、1.3和1.2。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幸存者死于心肌病/心衰的风险比最高,为8.2。
癌症诊断年龄增加,心脏病风险降低
研究同时发现,随着癌症诊断年龄的增加,癌症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降低。
对于在15~19岁诊断出癌症的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最高,为4.2;癌症诊断年龄在35~39岁时,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降至1.2。需注意的是,癌症诊断年龄在15~19岁时,癌症幸存者死于心脏瓣膜病的风险比明显增高,为18.3。
这种随着癌症诊断年龄增加而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的趋势主要体现在霍奇金淋巴瘤及乳腺癌患者中。对于霍奇金淋巴瘤癌症幸存者来说,在15~19岁时诊断出癌症的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为10.4,35~39岁诊断出癌症的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为2.8;对于乳腺癌幸存者来说,在15~19岁诊断出癌症的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为6.0,在35~39时诊断出癌症的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为1.1。
癌症幸存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往往与其癌症类型及治疗相关,放疗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乳腺癌患者较容易发生癌症治疗相关缺血性心脏病。本研究中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风险比最高,考虑其易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可能与放疗有关。
研究表明,放疗引起的心脏瓣膜损伤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到发展成心脏瓣膜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放疗相关性心脏病常于淋巴瘤患者放疗后15~20年出现,青年患者较老年患者更为易感,并且其发生风险与胸部放疗照射剂量相关。
另外,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已经得到重视,众多研究证明,使用该药发生心衰的风险远远高于没有使用该药的人。
该研究也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死于心衰/心肌病的风险是没有该病的8倍,乳腺癌的幸存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为6.0,均与其使用化疗药物的剂量及其对心脏的长期损害有关。
发展肿瘤心脏病学的重要性
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发展肿瘤心脏病学这一交叉学科的重要性。目前,关于青少年及年轻的癌症幸存者的长期预后研究并不多,其死于心脏疾病的风险与癌症诊断年龄及癌症类型的关系为首次提出,为建立癌症幸存者的临床随访风险分层提供了证据。
虽然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缺乏肿瘤治疗(如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详细信息,但也可看出,癌症诊断年龄越早与其将来发生心脏病及死于心脏病较高风险相关。
因此,对于癌症幸存者在进行肿瘤治疗的同时,更应该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