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护理 > 肺内长这么多的海绵球样结节,是什麽呢你
肺内长这么多的海绵球样结节,是什麽呢你
我们首先看看,这样的胸部CT
这是我们临床近期遇到
一个病患的肺部CT
双肺有很多结节
像海绵球一样
这是什么呢?
肿瘤:良性?恶性?
原发性癌的?转移性癌的?
可以肯定的就是
肺内有多发性结节
我们首先来温习一下肺转移性癌。
肺转移性癌,是指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转移方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和/或直接浸润)转移至肺部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约60%以上的恶性肿瘤初次就诊时就有肿瘤转移,其中30%~50%肿瘤转移到肺部。不同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肺部的发生率不同,其中,肾癌、绒毛膜癌、骨肉瘤、甲状腺癌、乳腺癌发生率最高,可达60%~90%,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次之,为35%~55%,肺脏是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惟一的转移器官。现在研究表明,死于肺转移性癌的病患中约20%查不到原发病灶。肺转移性癌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此外,肺转移性癌的发生与一些肿瘤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异常有关。
肺转移性癌大多为遍及两侧肺的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密度均匀,对这些晚期癌肿病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少数病例肺内只有单个孤立的转移病灶则可考虑外科治疗。
发病机制与病因
肺转移性癌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其途径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或邻近器官直接侵犯。以绒毛膜癌、乳腺癌多见,恶性软组织肿瘤、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还有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肺转移性癌以血行转移最为常见,血行转移为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淋巴道转移多由血行转移至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床,继而穿过血管壁侵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还有就是直接通过淋巴系统播散途径到肺内,多见于淋巴瘤、乳腺癌及原发性肺癌。常发生于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小叶间隔及胸膜下间质,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在没有累及主要支气管、血管和壁层胸膜时,肺转移性癌大大部分病患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约2/3患者无症状,1/3患者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及气短,晚期可以出现呼吸困难、低热、消瘦等表现。转移性肺癌临床症状轻重与原发肿瘤的组织类型、转移途径、受累范围有密切关系,呼吸困难多见于一些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比如:女性的绒膜癌、男性的生殖细胞癌。如果肺转移性癌并发癌性淋巴管炎、大量胸腔积液、肺不张或上腔静脉受压时,呼吸困难也会更为明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和杵状指等副癌综合征比原发性肺癌少见。
肺转移性癌的临床症状随转移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转移发生在肺间质,为孤立性结节时,常无临床症状;如果转移灶位于支气管内膜,患者可出现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咯血、有时候还会出现阻塞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临床出现胸痛常见于合并有相应的肋骨转移者;绒膜癌肺转移可发生大咯血;当转移瘤侵犯胸膜、主支气管或邻近结构时,可出现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相同的症状,如咳嗽、痰中带血丝、胸痛、胸闷、气急、还有可能累及食道出现吞咽困难等等。
肺转移性癌的发生时间一般在原发肿瘤治疗后的7个月到3年间,有15%~30%科首先出现肺部转移,而原发肿瘤尚未查出或难于查出,这多见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肝癌、胰腺癌等,我们文章开始出现的那两张CT片子的病患,他的原发病灶就来源于结肠。
诊断
有原发性肿瘤的症状或者在出现肺转移性病灶时原发肿瘤已得到确诊,对肺转移性癌的诊断有帮助。但少数病人既无原发病灶的临床表现,也无转移肿瘤的表现。
我们来聊一聊肺转移性癌的影像学特点
转移性肺癌的X线表现:
(1)结节型血行转移所致。X线线上表现为单个、数个或数十个肺部结节,结节病灶分布在下肺叶较上肺叶多。部分肺转移性癌病灶表现为粟粒型。单发转移性肺癌胸部CT表现为边缘光滑或浅分叶,四周一般没有卫星病灶。来源于骨肉瘤或软骨肉瘤的转移性肺癌可伴有钙化。
(2)淋巴和间质播散型为淋巴道转移的特征。高分辨CT薄层扫描可见肺间质增厚,外周纹理增多,肺叶间裂增宽。
(3)癌栓型常和淋巴和间质播散型混合存在,也可单独出现。CT肺血管造影可见肺动脉1~4级血管腔内充盈缺损。胸部强化MRI可见肺动脉瘤栓信号。
(4)气管内型X线胸片可见气管狭窄,肺呈段、叶或全肺不张。多见于乳腺癌、结/直肠癌、肾癌肺转移性癌。
(5)胸膜播散型胸部X线片见胸腔积液,胸部CT可见胸膜结节及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