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护理 > 2016护考复习倒计时15天
2016护考复习倒计时15天
第十七章生命发展保健
1、宫内节育器放置术适用于凡育龄妇女无禁忌证者(无任何异常),放置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天无性交或产后42天或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哺乳期放置应先排除早孕。术后休息3天,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性生活及盆浴2周,保持外阴清洁。
2、宫内节育器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有出血、腰酸腹胀、感染、节育器嵌顿、节育器异位。
3、无病用药,有病用套。避孕药的适应证为育龄健康妇女,有各种急慢性疾病者均选择避孕套。子宫畸形者首选避孕药。
4、避孕药物不良反应有:类早孕反应、月经改变、体重增加、色素沉着。
5、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孕10周以内者;人工流产钳刮术适用于孕11~14周者。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需经治疗好转后再行手术。
6、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7周内、年龄小于40岁的健康妇女,需B超确诊排除宫外孕。
7、依沙吖啶引产适应证为妊娠13周至不足28周要求终止而无禁忌证者。术后6周内禁止性交及盆浴,提供避孕措施的指导。
8、非孕妇女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结束后3~7天。24小时内两次体温达37.5℃或以上者应更改手术时间。
9、理想的产检开始应在怀孕第4个月以前,理想的产检总数应在9次以上,少于5次则为产检不足。妊娠初诊在早孕第12周进行。
10、产检是指用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分别查清宫底、大小、形态、胎方位、胎先露及先露入盆情况。用皮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的高度及过脐测量腹围或最大腹围测量,并记录。
11、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孕期合并症,应定期复诊。孕早期如有妊娠剧吐者给予适当的治疗,补充叶酸。孕妇缺乏叶酸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12、16~20周做唐氏筛查,妊娠24周做糖尿病筛查,自妊娠36周起每周一次胎心监护等。胎儿成熟度检查采用B型超声波检查胎儿双顶径,双顶径测量值大于8.5cm时提示胎儿成熟。胎盘功能检查能间接反应胎儿在宫腔内的状况,12小时胎动应在30次以上为正常。孕晚期时若多次测得尿中雌三醇值低于10mg,表示胎盘功能低下。
13、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称围生期(又称围产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14、自出生到满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此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及易患感染性疾病。
15、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称为幼儿期。此期应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16、自3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称为学龄前期。此期自我观念开始形成,模仿性强。
17、青春期年龄范围,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为青春期。
18、出生后6个月内,因从母体获得特异性抗体IgG,暂时形成被动免疫,而很少感染麻疹等传染病。
20、体重是小儿体格生长的代表,是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kg。2岁以后到12岁前体重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2kg,推算公式如下: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21、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周岁时达到75cm;2周岁时达到85cm。2~12岁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cm)=年龄(岁)×7+75(cm)。
22、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3~34cm,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头围为两岁以内的小儿相互比较常用的指标。
23、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出生时平均为32cm,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约46cm。
24、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约于2岁半乳牙出齐。2岁内乳牙数目为月龄减4~6。
25、婴儿出生时前囟约为1.5~2.0cm,1~1.5岁时应闭合。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26、生后第1周内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占新生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故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生后1周内。
27、出生后按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出生两周后应口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28、辅食添加的原则:春夏秋冬,汁泥末碎;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即1~3月补充鱼肝油、果汁,4~6月补充蛋黄泥、菜泥,7~9月补充肉末、烂面,10~12月补充碎肉、面条。
29、断奶应采用渐进的方式,时间选择在月龄10~12个月,以春、秋季节较为适宜。
30、婴儿期就可以开始大小便训练和视、听能力训练。婴儿3个月后可以把尿,小便训练可从6个月开始。
31、7~9个月,用能够滚动的、颜色鲜艳的软球等玩具逗引婴儿爬行,8~9个月开始注意培养有意识地模仿发音,如“爸爸”、“妈妈”等。一般小儿语言的发育规律是:4个月能够笑出声,9个月能够听懂再见等较复杂的词,12个月能够叫出物品的名字。
32、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病、癫痫等或有既往病史者,以及属于过敏体质的人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发热、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缓种。
33、出生乙肝卡介苗,月脊灰好,月百白破,8月麻疹要记牢。卡介苗采用皮内注射法成功率高,麻疹疫苗和百白破三联制剂采用皮下注射好;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凉开水送服,乙肝疫苗需要肌内注射。
34、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有时还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一般持续2~3天。体温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无需特殊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即可。
35、过敏性休克、晕针、过敏性皮疹、全身感染等异常反应发生于少数人,临床症状较重。故接种后一般要在医生或护士的监护下观察30分钟,确定没有不良反应后才能离开。
36、皮肤的改变是衰老的最初标志。
37、老年人记忆的保持能力逐渐下降,但远期记忆的保持相对比近期记忆的保持好,逻辑记忆比机械记忆好。
38、老年人的患病特点有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多种疾病共存、病程长、病情重、易发生意识障碍、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39、降压药最佳的服用时间为每日7:00点、15:00点和19:00点;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免诱发脑卒中。
40、老年人在服用胰岛素过程中,由于肝功能衰退,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从而使胰岛素作用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第十七章生命发展保健
1、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是在月经干净后(7天)
2、不属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是(子宫癌变)
3、长期吸烟并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女性前来咨询避孕措施,护士推荐使用的是(阴茎套)
4、可以应用口服避孕药进行避孕的人群是(子宫畸形者)
5、关于口服短效避孕药物的副作用,正确的宣教内容是(若类早孕反应较轻则不需处理)
6、孕妇产前检查时,护士测量腹围的部位,正确的测量位置是(腹部最膨隆处绕腹周长)
7、医师建议孕6周孕妇口服叶酸,其目的是(预防脑神经管畸形)
8、幼儿期是指(1岁~3岁)
9、小儿的自我概念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学龄前期)
10、判断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体重、身高)
11、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12~18月)
12、新生儿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2~24℃)
13、新生儿时期应预防接种的疫苗是(卡介苗,乙肝疫苗)
14、出生后32天早产儿,体重已由出生时2.0kg增至3.0kg。现在可以添加的辅食和添加的目的是(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
15、女婴,4个月。足月儿,体检指征正常,此月龄最合适添加的辅食是(蛋黄)
16、婴儿期就可以开始的早教训练是(大小便训练)
17、婴儿开始有意识的模仿成人的发音,如“爸爸”“再见”“谢谢”等,这时婴儿的年龄大约为(8~9个月)
18、8个月女婴,提示其发育正常的运动特征是(会爬行)
19、一婴儿扶腋下能站立,两手能各握一玩具,能喃喃地发出单音节,能伸手取物。根据这些表现,该婴儿的最可能的月龄为(5个月)
20、小儿男,现体重9kg。会走,能叫“爸爸”、“妈妈”,尚不能自主控制大小便。该小儿的年龄最可能是(12个月)
21、对青春期孩子实施心理行为指导的重点是(性心理教育)
22、患者接种乙肝疫苗一天后出现低热、食欲减退。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正常反应)
23、患儿,男。因早产住院治疗。现患儿3个月,需补种卡介苗。正确的做法是(PPD试验阴性再接种)
24、患儿,男,5岁。由家长带到预防保健科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护士应特别注意向家长询问患儿的近况是(发热情况)
25、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方法(三角肌下缘ID)
26、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臀大肌IM)
27、给婴儿口服脊髓灰质减毒活疫苗时,正确的做法是(冷开水送服或含服)
28、卡介苗接种的时间是在出生后(2~3天)
29、8个月男婴,在社区准备接种麻疹疫苗。护士在为其消毒时,应采用的消毒剂是(75%乙醇)
30、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预防骨质疏松,医嘱用激素替代疗法,同时需要补充(钙剂)
31、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肝功能减退导致对胰岛素灭活能力降低)
32.产检项目中,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宫高与腹围)
33.人体的热能营养素主要是指(糖类、脂肪、蛋白质)
34.青春期心理与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强烈独立自主的意识)
35.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
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白癜风该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