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护理 > 搭桥成功,腿肿咋办
搭桥成功,腿肿咋办
搭桥
daqiao
最近看到几篇文章,说的是搭桥手术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腿肿了怎么办?发现科普的并不专业,解释的有点模糊,不利于病人自我康复,甚至可能误导术后患者。
为此,推出一篇科普文章《搭桥术后腿肿的几个问题》。
很多病人搭桥手术时使用了腿部的血管,即大隐静脉,作为“桥”搭到心脏上面了,也有的病人因为大隐静脉曲张或者其他原因选择使用了小隐静脉。无论是使用了哪段血管,都会出现术后下肢的肿胀,只是程度不同。针对病人术后腿部肿胀以及切口愈合等各种常见的问题,我们做了简单汇总,在这里分享给各位患友及家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搭桥手术后,腿为什么会肿胀?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清楚是那条腿肿?取血管的腿?还是两条腿都肿?下面我们分别解释:
上图为取血管时的正常切口
1、取血管的腿肿。人体的下肢有两套静脉回流系统,即深静脉和浅静脉,这两套回流通路之间存在着交通支,即在一条通路不畅或受阻时,血液可以经过交通支,通过另一条通路回流心脏。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都属于浅静脉系统。因此,我们取下大隐静脉以后,那些原先需要经过它回流的血液就需要通过深静脉系统回流。回流是否通畅,取决于原有交通支的丰富程度,也表现为手术后腿部肿胀的程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有新的交通侧支建立,来增加静脉的回流,表现为手术后肿胀逐渐消退。手术后肿胀的程度,还跟大隐静脉的获取方式不同有关。
开放式获取,全程完全切开了下肢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程度大,术后肿胀明显;微创式获取,保留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原有血运和淋巴管,损伤程度小,肿胀轻。一般来讲,手术后3-6个月,水肿会逐渐减轻至消退,少数病人肿胀时间较长,也不必担心。
2、没有取血管的腿也肿。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几行字能回答的了。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比如心功能的问题,肾功能的问题,下肢血管问题等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医院做详细检查。
取了血管,还能下地活动么?好多病人手术后会因为腿肿,不敢下地活动,担心刀口裂开、或走不了路。取掉静脉血管后腿部会有肿胀,这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下肢的运动功能。个别的病人腿部切口过长,跨过了膝关节,这些病人手术后不可以过早的做“下蹲”动作,这样膝关节周围的切口可能因为张力过大而裂开。
取血管后,皮肤多层缝合
我们建议术后排便时使用坐便器,避免“深蹲”,可以避免切口裂开。对于使用微创取大隐静脉的患者,我们也建议使用坐便器。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全身各系统的恢复,也包括下肢血流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是我们提倡的。
为什么出院回家了,反而腿肿的厉害了?出院回家了,腿肿的厉害了,很多病人和家属就开始担心。其实这种情况大多跟患者的日常作息习惯有关。在医院住院时,大多数病人是卧床时间较长;而回家以后,病人可能会在客厅看看电视,坐在凳子上看看书,下床活动的频率也更高,这些日常活动时,腿部处于下垂状态,容易加重腿肿。那是不是就不可以活动了呢?当然不是!比如,看电视的时候把腿搭在茶几上,回床上休息的时候尽量用被子把腿垫高30-40厘米,尽早使用医用弹力袜可以有效改善下肢肿胀(注意:这里提到的是“医用”弹力袜,下同)。
这里补充几句,在使用医用弹力袜时,需要根据患者腿部的粗细选择不同的型号和大小,选择弹力级别要在2-3级以上;弹力袜要包裹上至膝关节以上,下至脚掌部位以下;在穿、脱弹力袜时会觉得费力,这是正常的;弹力袜不可以24小时一直穿戴,上床休息时最好脱掉,外出或较长时间站立时最好穿上。如果肿胀明显,在咨询医生后可以适当服用利尿剂,也有助于腿部消肿。
腿部切口结痂怎么办?手术后切口结痂是正常的,结痂对切口有保护作用,不要随意揭掉!一般手术2-3周后会逐渐的自行脱落。
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切口有结痂时,要尽量保持干燥,在结痂自行脱落之前,避免局部沾水。
2、结痂逐渐增宽需要警惕,这时一般是由于下肢肿胀加重导致的,需要采取措施减轻腿部水肿,否则,大多数病人会出现腿部感染。
3、结痂下积脓,如果结痂处有疼痛,周围皮肤出现红肿,轻轻摁压结痂下有脓液流出,医院复诊,由医生处理。如果切口周围出现大片的皮肤变红,用手按压有疼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出现发烧的情况,术后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淋巴管炎,俗称“丹毒”,医院就诊,需要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老沈说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关于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或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建议,请跟我们联系:
本文为老沈说事团队原创
欢迎转载
请注明出处
!
内容转载自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