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饮食 > 警惕癌症相关淋巴水肿,掌握程度分期,尽早
警惕癌症相关淋巴水肿,掌握程度分期,尽早
癌症相关淋巴水肿指的是肢体异常肿胀及多种其他症状的综合征,通常由癌症相关治疗(如腋窝手术和(或)放疗)所致,同时受患者个体因素的影响(如肥胖),易被感染或肿瘤等因素激发。从病因学方面来说,属于继发性淋巴水肿。
依据严重程度通常被分为四期0期,指的是隐性或亚临床状态,有主观症状,但并无显性淋巴水肿;
I期,特点是水肿呈凹陷性,可逆;
Ⅱ期特点是水肿呈凹陷性,但不可逆;
晚Ⅱ期,水肿纤维化,或呈非凹陷性;
Ⅲ期,指的是出现淋巴象皮肿。
淋巴水肿的出现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常可致患侧肢体力量下降,损害患者的部分生理功能;淋巴水肿对患者的心理方面也存在负面效应。相关研究提示,因淋巴水肿的存在,患者会对自己的躯体形象感到不满意及对躯体形象产生认知紊乱,增加患者的焦虑、抑郁、压力水平。
淋巴水肿的常见相关因素癌症相关淋巴水肿常见于乳腺癌、妇科恶性肿瘤、头颈癌、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等患者。其相关危险因素可归纳为:治疗相关因素、患者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包括: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放疗等,其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保护性因素;患者相关因素包括:肥胖、高龄、感染史、高血压等;疾病相关因素包括有无淋巴结转移、疾病的分期。
淋巴水肿的形成在淋巴水肿形成过程中,起到直接作用的结构是:淋巴液、淋巴管道及淋巴结。正常生理状态下,淋巴系统是能够吸收组织间隙淋巴液并将这些液体运回到静脉系统,即淋巴载荷(指的是淋巴液的体积)与运输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淋巴系统可转运淋巴液的最大体积)是相平衡的。而淋巴水肿的产生就源于载荷与运输能力之间的失衡。当淋巴载荷的增加超过了转运的最大能力,淋巴系统就会被压垮,导致淋巴转运不足或失败,并最终出现组织间隙水肿,即淋巴水肿。淋巴转运的不足又可分为:动力性不足及机械性不足。由癌症及治疗所致的淋巴转运不足多指的是后者,其形成机制主要是源于淋巴系统功能或解剖的异常。
识别高危人群淋巴水肿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做过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清扫过盆腔淋巴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头颈癌患者、黑色素瘤患者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对于这些高危患者,非常有必要建立严格的门诊随访机制,力求做到定期随访,及时反馈,以最大程度的筛检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淋巴水肿一旦出现,即不可治愈,重在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①保持患侧肢体及患侧区域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②禁止在患侧肢体进行抽血、静脉注射等有创医疗操作;
③禁止在患侧肢体受压,穿宽松衣服,禁止在患肢测量血压;
④禁止患侧肢体负重(小于5kg);
⑤禁止暴露患侧肢体于高温环境中;
⑥控制体重,避免出现超重或肥胖等。
连续监测早期识别治疗结束后,做好基线记录,连续监测,早期识别淋巴水肿,及时干预,最大程度控制其进一步恶化。要做到早期识别,则护理人员一定要明确淋巴水肿的早期症状。
淋巴水肿的早期症状包括:
①上肢或下肢肿胀,其中也可能包括手指或脚趾;
②上肢或下肢出现沉重感;
③出现皮肤紧束感;
④出现上肢或下肢关节移动困难;
⑤皮肤增厚,伴或不伴皮肤的改变,如出现水泡或疣;
⑥穿衣服、鞋子、手镯、手表或戒指时,感到紧束;
⑦下肢或脚趾感到瘙痒;
⑧下肢有烧灼感;
⑨睡眠困难;
⑩脱发等。
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即刻告知医生。
准确评估,制定有效措施选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准确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淋巴水肿。对于未确诊淋巴水肿患者,预防仍然是其护理要点。对于确诊为淋巴水肿患者,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向其推荐专业淋巴水肿治疗机构;第二,淋巴水肿的治疗耗资、耗时、耗力,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淋巴水肿,只可控制其进展,因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维持治疗效果异常重要;第三,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的重心要落到患者的自我管理阶段。监测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并给予有效指导是此部分的护理要点。
加强患者教育,促进自我管理患者的宣教主要包括两部分:淋巴水肿未出现之前的预防和淋巴水肿出现之后的自我管理。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①保持患侧肢体及患侧区域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②禁止在患侧肢体进行抽血、静脉注射等有创医疗操作;
③避免患侧肢体受压,穿宽松衣服,禁止在患肢测量血压;
④禁止患侧肢体负重(小于5kg);
⑤禁止暴露患侧肢体于高温环境中;
⑥控制体重,避免出现超重或肥胖等。
淋巴水肿出现之后的宣教重点则主要包括:
①严格遵从治疗医嘱,不可擅自更改治疗频次及强度,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②保持患侧肢体的清洁干燥,有效控制感染;
③征求专业医师意见,进行适度锻炼;
④若条件允许,可抬高患侧肢体,以促进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文章摘录于《肿瘤专科护理》
如此专业的临床指导书籍,你也值得拥有~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