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饮食 > 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痛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儿童腹痛的问题之一。

肠系膜淋巴结炎,这个看似合理的诊断,和孩子的腹痛有多少关系,该如何解释呢?

依据《褚福堂实用儿科学》我们可以看出:肠系膜淋巴结炎会有腹痛,多数为持续痛,而且伴有高热,多在感冒后出现,有的可伴有呕吐、腹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多为反应性肿大,常见于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所以,根据上述临床特点,对于无发热、无呼吸道感染史的发作性腹痛,淋巴结炎的可能性不大。

以”腹痛“为主诉来诊的患儿中,大部分家长说,我家孩子经常肚子痛,这次发作和上次一样,就是在肚脐周围痛,大夫让做彩超说是肠系膜淋巴结炎。这些患儿,多数只是腹痛,没有发热、呕吐等,而且一般情况良好,这种腹痛其实并非肠系膜淋巴结炎,而是肠痉挛,属于儿童生长性疼痛。

是的,引起儿童腹痛的原因很多,可以是病理性的,也可以是生理性的,或者功能性的,需要与其他腹痛性疾病鉴别,如功能性腹痛、肠痉挛、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肠梗阻、过敏性紫癜、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寄生虫病等。再者,即便腹部彩超提示淋巴结肿大,也不一定是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医师一定要根据腹痛特点、发生原因、伴随症状及体征,全面分析腹痛原因,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机体免疫活跃,但又发育不完善,在这个特殊的生理阶段,任何原因都有可能刺激淋巴结而出现肿大。所以不能把淋巴结肿大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治疗

任医生说: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家长说,我家孩子“肠系膜淋巴结炎”,怎么办?因为本病以腹痛为主证,且多在外感后发生,故我将此病归入中医“腹痛”范畴论治。

一、中医辨证:寒证腹痛,治以温中止痛。

二、治疗方法:

1、艾灸:神阙、天枢、腰阳关、足三里,任选1-2个穴位,每次灸30分钟~1小时。

2、中药贴敷:吴茱萸、肉桂、干姜、厚朴、木香、白芍、甘草,研为细末,醋调敷神阙(肚脐)穴。

3、推拿:一窝蜂3~5分钟、外劳宫3~5分钟、揉中脘1分钟、点揉天枢1分钟、拿肚角20下,摩腹3~5分钟、捏脊10-20遍。

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者,加板门3分钟。

呕吐泄泻者,加板门、清大肠3分钟。

4、中药:①发热、腹痛、呕吐者,桂枝加大黄汤:桂枝3克、生白芍6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3克、大黄3克。

②表证未解,腹胀满实痛、呕吐腹泻者,大柴胡汤。

③表证未解,发热、腹痛,食欲不振、或有咳嗽,小柴胡汤。

任医生提示:以上中药处方,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又本病为病毒感染,不要滥用抗菌素治疗。

三、预防护理

1、避免感冒,忌生冷瓜果及牛奶、饮料,以免腹部受凉。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不要饱食。

3、平时适当增加运动,增强体质。

参考资料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2、中医儿科学

3、小儿推拿学

4、推拿三字经

人一生健康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ys/1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