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饮食 > 实验小站原代培养系列十四外周血淋巴

实验小站原代培养系列十四外周血淋巴



实验小站:原代培养系列(十四)

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培养

1

实验来源

人外周血

2

主要试剂

(1)培养基

(2)胎牛血清(FBS)

(3)HumanGM-CSF

(4)HumanIL-4

(5)HumanTNF-a

(6)PBS

(7)青霉素-链霉素溶液(X)

(8)DMSO

(9)台盼蓝粉末

(10)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

3

主要试剂配制

(1)PBS:PBS粉剂每袋加ddH2O定容至0mL,调pH7.2,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2)RPIM-培养基:临用前根据需要加15%胎牛血清,最后按1%体积分数加入双抗贮存液(青霉素+链霉素),使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终浓度分别为U/mL和U/mL,置于4℃冰箱保存。

(3)台盼蓝染液:称取4g台盼蓝,于研钵中用少量双蒸水研磨,加双蒸水至mL,rpm离心15min,吸取上层液,即为4%水溶液。用前,用1.8%氯化钠溶液稀释1倍,即为2%台盼蓝染液。

4

实验步骤

一、PBMC原代分离步骤

1)抽取人的外周血于肝素抗凝管中,取足5mL新鲜血液,加入PBS按1:1稀释血液(一般采血管2mL+2mL)。

2)取淋巴细胞分离液5mL于15mL灭菌离心管中待用。

3)吸取稀释血液,在离分层液上方1cm处,沿试管壁徐徐加入,使稀释血液重叠于分层液上,并与分离液形成明显界面。

4)室温,离心rpm,20min。此时离心管中形成5层:最上面是血浆,血浆层和淋巴细胞分离液之间是淋巴细胞层呈白膜状。

5)小心吸取中间呈白膜状的单个核细胞层,尽量全部吸出单个核细胞。加5倍以上体积的PBS洗2次,每次离心rpm,10min。

6)去上清液,加入培养基1mL混匀,取少量进行细胞计数。

7)用台盼蓝染液检查所分离的细胞活性:取2滴细胞悬液加1滴2%台盼蓝染液,5-10min后取样作湿片高倍镜检。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染成蓝色。计数个细胞,计算活细胞百分率,活性应在95%以上。

二、DC细胞诱导

1)将收集的PBMC在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在培养板培养4h。

2)轻轻吸取上清,收集贴壁细胞,加入含15%血清,ng/mlrhGM-CSF、ng/mlrhIL-4的培养基,培养5~7d获得未成熟DC,用25ng/mlhTNF-α刺激2~3天,获得成熟DC。

3)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至细胞毛刺样突起,有典型DC形态悬浮细胞。

三、注意事项:

细胞最好在细胞贴壁注:分离后细胞最好在贴壁后当天换液(贴壁细胞贴壁能力很弱,润洗时轻柔),过夜后部分细胞漂浮,细胞得率减少。

四、常见问题解答:

1、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培养,有很多针尖大小的圆形细胞,是什么东西,如何去除?

我觉得可能是血小板其密度很低,主要在血浆中,吸膜层最好小心点,尽量不要吸到过多血浆,血浆含有血小板,影响不会很大,后面换液可去除,或者分离后细胞多洗几遍,最后用0rpm低离心去除,就可以了。

2、DC细胞最长可养多长时间?

DC是无法扩增,维持时间我养了3周也没问题,到那时候细胞还没有死,我看有人可以养更久,但养久了太费因子,最好根据实验及时处理。如果你需要长时间培养就最好节省因子(消耗太贵)可以考虑IL4用半量,3天半量离心换液补因子。

5

细胞形态

48h开始发现半悬浮细胞增多,3~4d细胞开始出现不规则形状,5~7天开始出现成簇现象,细胞出现不规则毛刺,hTNF-α刺激2~3天,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成簇细胞逐渐散开,细胞表面毛刺状突起更明显。

PBMC细胞形态:

X

X

X-2h贴壁换液后

DC细胞形态

诱导第4d

X

X

诱导第6d

X

X

DC诱导成熟:

X

X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ys/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