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饮食 > 人体皮肤的结构
人体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异质性和多重性的组织。它对人体形成了一种有效的保护层和屏障,同时具有代谢多种有害物质的功能。1.皮肤厚度:皮肤由外到内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期间分布有血管,神经,淋巴及皮脂腺,汗腺,毛囊,毛发等皮肤附属器。它的厚度因人而异,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相同。儿童皮肤较成人薄,四肢较躯干皮肤略厚。伸侧比屈侧厚,枕后、臀部、掌、足底部位较厚,面部、眼睑、乳房、颈部、腋下、上臂内侧较薄。2.皮肤外观:皮肤表面有很多嵴、皮沟和皱褶,皮嵴部位常见许多凹陷的小孔,称为汗孔。皮沟是由于皮肤组织中纤维束的排列和牵引所形成的,深浅不一,在面部、手掌及活动部位(如关节部位)最深。由于真皮结缔组织的方向不同,因此皮肤具有一定方向的张力线,又名皮肤切线或郎格氏线。在外科手术时,如按此线的方向切开皮肤,则皮肤切口的宽度较小;相反,如切口与此线垂直,则其宽度较大,并且在伤口愈合后,容易产生较明显的疤痕。故此线对外科手术时选择切口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皮肤颜色各人不同,并且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外界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一.表皮: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由外向内五层组成: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和基底层。1.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和机械性损害以及抵抗化学物质的渗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2.透明层:此层仅在皮肤较厚的掌跖部才能看到。3.颗粒细胞层:透明层与下方的颗粒细胞层构成了表皮的一道屏障,能防止有毒物质侵入和水分的丢失。急性炎症时颗粒细胞消失。4.棘细胞层:是表皮最厚的一层,也有生发的作用。5.基底细胞层:含有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表皮其他四层细胞均由此层细胞而来。(1)基底细胞:增殖能力很强,是表皮各层细胞生发之源,不断向上生长,构成各层细胞,每当表皮破损时,这种细胞就会增生修复而不留疤痕。(2)黑色素细胞:含有酪氨酸酶,能产生黑色素,与正常皮肤的颜色、黑色素含量、表皮厚度、皮肤其他色素(如胡萝卜素、血红蛋白)、真皮血管床的供血情况有关,但主要取决于黑色素含量,皮肤黑色素的增减受许多局部和全身的情况所影响。黑色素可以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使深部组织免伤害。日晒后皮肤黑色素增加,皮肤变黑,是皮肤对光抵抗力增强的表现。
二.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它和表皮像锯齿样结合得很牢固。表皮与真皮靠一层基底膜分开,这层基底膜可能是一层结缔组织,对防止药物进入人体起很大作用。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包括纤维、基质、细胞成分、血管、神经、淋巴管等等,下方为皮下脂肪组织。真皮层从外向内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三.皮肤的纤维组织:指真皮包括皮下组织的纤维结缔而言,除基质和细胞成分外,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纤维组成。(1)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占真皮纤维组织的95%--98%。(2)弹力纤维:可防止皮肤过度伸展。((3)网状纤维:可演变为胶原纤维,在某些病理状态下,炎性肉芽肿、肉瘤、淋巴瘤等均可见网状纤维增多。四.皮肤结缔组织的基质与细胞成分:(1)皮肤结缔组织的基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纤维和细胞之间充满嗜水性的、无定的透明胶状物质,称为基质,其由高分子量粘多糖组成。(2)皮肤结缔组织的细胞成分有三种: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肥大细胞。A、成纤维细胞:又称纤维母细胞,其形成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合成粘多糖和基质。B、组织细胞:参与免疫反应,与机体的防御功能有关。C、肥大细胞:在变态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五.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即成浅筋膜,位于真皮下,内含大量脂肪细胞,故又称皮下脂肪层。脂肪有供给机体能量,减少体温散发和缓冲外来压力等作用。六.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肌肉:皮肤是很重要的感觉器官,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表皮内无血管,靠真皮渗透的组织液进行新陈代谢。真皮和皮下组织血管丰富,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热量及血压,其次是供给皮肤营养。七.皮肤的附属器:1.毛发2.皮脂腺:其为泡状腺,无腺腔,细胞崩解后的分泌物即皮脂,经导管泄入毛囊。皮脂腺分泌皮脂,除能润滑皮肤和毛发外,还有一定的保湿、抑菌作用。3.大汗腺:成人期仅见于腋窝、乳晕、乳头、外生殖器、会阴及肛门周围。4.小汗腺:人体除口唇、龟头、包皮内面、小阴唇及阴蒂外皆有小汗腺,以掌跖部最多,前额次之,上肢比下肢多,屈侧比伸侧多,躯干最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