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用药 > 古代中药的传说第五十二集
古代中药的传说第五十二集
马齿苋的传说(第五十二集)
传说一
“尧之时,十日(十个太阳)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后来,羿奉尧之命,射掉了危害人类的十个太阳中的九个和六种可怕的野兽。从此,人间方有风调雨顺的年景。
羿只能射下十日之中的九日,一日躲在一棵马齿苋下幸存下来。太阳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赐了它“万籽之身”,并且,无论多么热的天气,马齿苋都不会被晒死。
传说二
这是关于马齿苋的奇异传说。
我的马齿苋,生长在远郊的荒野,乡村的田园,甚至,我自己的小院儿。实际上,有土壤、有水分和空气的地方,就有马齿苋的影子。
它是一种那么亲切的植物。某一个夏天,母亲到郊外采集了大量的马齿苋,用水烫过,挂在阳台上晒干。“这能吃吗?”我问。母亲笑而不答。转眼即是隆冬,菜蔬变得单调。一日,母亲将晒好的马齿苋取出,用水泡开切碎,和绞碎的五花肉一起做成了馅儿。包子出锅儿,浓香四溢。太美味了。那样温暖而朴素的香味儿瞬间滋养了整个儿身心。我从此知道马齿苋可以吃。
后来的年月,只要有机会看到马齿苋,总会采集上一些,回去学了母亲的样子,开水烫熟,过凉水,拌上蒜泥做菜吃。它味道略酸,口感稍有滑腻,很特别。“不好吃啊!”初始,我曾抱怨,母亲说,“还是多吃些吧,有营养,无污染,对身体有好处。”时间长了,竟也渐渐喜欢上了凉拌马齿苋独特的滋味。
忘记了是哪一个夏天,我住的小院儿里竟长出了若干马齿苋,“播种过它吗?”我问自己,然后笑一笑,当然没有。它们是自己长出来的,也许是鸟儿带来的种子。真好,就把它当作蔬菜来培植吧。于是,我留下了它们,让它们和院中其它的菜蔬享受着同样的阳光、水和营养。它们欢欢实实地长起来,舒枝展叶、分外蓬勃。时常地,我会将它们的嫩茎采下做成菜肴。吃腻了凉拌的,就炒来吃,素炒或者炒肉都很好,炒时放上两只干红辣椒来爆锅,味道就更是美妙。
搬离了那个小院之后就没有机会亲近马齿苋了。偶尔在菜市见到,却没有买来吃的愿望,它们被扎成把子,寂寞地扔在摊位的某一隅,有些慌乱也有些萎靡。这原不应是可以买来吃的菜蔬,它被叫作野菜,理应生长在郊野,吃到它,应首先体味寻找和采集的过程,否则将乐趣全无。
另有一种马齿苋,被叫作“大花马齿苋”。自暮春至深秋,它美丽的花朵层出不穷,愈是阳光炽热,它的开放愈是欢欣,美艳若织锦,鲜丽至炫目。
它的生命力极强,播种或者扦插都极易成活。狂风肆虐的春天里,我曾不远十数里骑了自行车到郊外的花木公司索要它们的种子,然后回来播撒在院中所有空闲的地方。入夏,小院几乎成了马齿苋和“大花马齿苋”的天下,马齿苋的美味和营养用来养身,“大花马齿苋”美好的花朵用来养眼、养神。
真是神仙一样的境界。
也许你还不知道,“大花马齿苋”又叫作“松叶牡丹”或者“半枝莲”,也有人叫它“太阳花”,实际上,它就是我们常说的“死不了”。
传说三
三三上一篇传说三
马齿苋,老百姓叫“马齿菜”,原来只作为野菜食用,后来才逐渐成为中药的。
据说古时豫西地区有个郎中,因医术精湛,“刮富济贫”而闻名乡里。邻居有一位小伙子,很想向郎中学一手,可无从开口,因此经常于深夜在郎中窗外偷听。有天夜里,听见断断续续的声音:“马齿菜治痢多了,要多收些钱......”,“马齿菜还能治痢疾!”他终于学得了一个妙方。
其实,老郎中讲的这话是教儿子行医作人的道理。村里有个名叫刘寨的财主,横行乡里,乡亲们恨之入骨。因其一脸麻子,所以外号“麻子寨”。这天,老郎中对儿子说的话是:“麻子寨吃利多啦,看病要多收些钱......”。邻居的那位小伙子因一门心思想“药方”、“治病”,便听走了调,也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治痢良药。
“马齿苋”系草本植物,各地都有野生。味酸,性寒。入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说起其异名叫“长命菜”、“长寿菜”,那恐怕就陌生了。其实,这些异名的由来流传着既凄惨,又生动的故事。
相传古代,一年的夏秋之际,北方农村,久旱无雨,赤日炎炎,灾情严重,田间禾苗都枯焦而死。且疫痢流行,饥病交加,老、弱、病、残者相继死去。
皇上、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灾荒、人民的疾苦,视若无睹,漠不关心,百姓的生死存亡,只有听天由命。少数壮年力强者,勉强支撑,外出寻觅树皮野草充饥。
说也奇怪,他们惊喜地发现,田埂路边有一种野草还茂盛地长着。观其全草,光滑无毛,肉质肥厚,心想:这草一定可以充饥,于是把它连根拔出,采集了一大堆,带回家给全家充饥。吃完后,再去寻觅。
吃了几天后,居然大家觉得精神顿起。特别怪的是,所患的“拉肚子病”,也逐渐好了。这个好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村里的人们都去田野寻觅。之后,村民就尊称该草叫“长命菜”、“长命苋”,也有的称它“长寿菜”,“马齿苋”的异名,一一被记载在《本草纲目》、《中国药植志》、《中国药植图鉴》等典籍中。近代编写的大型巨著《中药大辞典》也记载了“马齿苋”的异名。
将“马齿苋”连根拔出后置于烈日下曝晒,多日后仍久盛不衰,再经入地载种,仍能存活。夏秋季节花开成熟,民间大量采集,洗净,欲其贮存,四季常食,则必须将“马齿苋”全草放锅内,经沸水烫过,然后日光下曝晒多日,才能晒得干燥,贮存备用。可见,“马齿苋”的生命力,确实坚强无比,真不愧为“长命菜”、“长命苋”、“长寿草”的美名呢。
传说四
从前有个大户人家,老太太当家。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娶了媳妇,老三年幼,但也买了童养媳。
童养媳只有14岁,整天穿破的、吃剩的,家里的苦活、累活都归她干。就这样婆婆还动不动就打骂她一通。大哥大嫂也不善,常常拨弄是非。二嫂心眼儿好,遇见她挨打,就想法子解劝。
有一年流行痢疾,衬里病死了很多人。童养媳也闹了痢疾。大嫂怕传染,劝婆婆把童养媳赶出家门。婆婆想花钱买来的童养媳,万一不死,还能干活,就把她赶到菜园中的茅棚里。
童养媳万分难过,走到菜园的井边,想一头跳进去一死百了。这时,二嫂跑来把她拉住,说:“你年纪轻轻,可不能寻短见哪!我给你端来半锅稀饭,你先吃点儿。明天让你二哥请个医生来。”
童养媳这才打消了投井的念头,住在茅棚里。可第二天.、第三天二嫂并没来,稀饭也吃光了,饿得她两眼发花。于是她到菜园里掐了许多长得像马齿样叶子的野菜,用盛稀饭的锅煮了吃。这样,一直吃了两天,她的病竟然好了。
童养媳身上有了些力气,就慢慢往家走。她远远看见家门上挂着麻布;。接着,未婚的丈夫带戴孝走出来。
她上前问道:“家里怎么啦?你这是给谁穿孝?”
“咱妈、大哥、大嫂全闹痢疾死啦!二嫂也躺在床上爬不起来……”
她赶紧跑进二嫂屋。二嫂问:“你是怎么好的?我这一病也顾不上你了,这些天饿坏了吧?”
“没有,我吃野菜了。”
说到这儿,童养媳猛地想到,莫非那种像马齿样叶子的野菜能治病?她跑回菜园,弄了半筐野菜,煮好了端给二嫂,说:“你吃点儿,我就是吃这个好的。”
二嫂吃了两天野菜,病果然也好了。
马齿苋的功效
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切碎用)。
酸,寒。归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治痢。
1、用于湿热或热毒引起的痢疾。马齿苋为治痢疾要药,可单用本品煎服,也可配合辣蓼等药同用。
2、用于热毒疮疡。本品功能清热解毒而消痈肿,可用于热毒疮痈,单味煎汤内服,同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煎服,3~5钱(鲜者2~4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烧灰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马齿苋为治菌痢的要药,以用新鲜者效果较佳。本品在近年来应用范围有所发展,如用治百日咳、肺结核及化脓性疾患等。
由于本品原可做蔬菜食用,即使大量应用也很安全,故是一味值得重视的药品。
①治血痢:马齿菜二大握(切),粳米三合。上以水和马齿苋煮粥,不着盐醋,空腹谈食。
②治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生马齿菜,捣,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
③治小便热淋:马齿苋汁服之。
④治赤白带下,不问老稚孕妇悉可服:马齿苋捣绞汁三大合,和鸡子白一枚,先温令热,乃下苋汁,微温取顿饮之。
⑤治阑尾炎:生马齿苋一握。洗净捣绞汁30毫升,加冷开水毫升,白糖适量,每日服三次,每次毫升。
⑥治痈久不瘥:马齿苋捣汁,煎以敷之。
⑦治多年恶疮:马齿苋捣敷之。
⑧治蛀脚臁疮:干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一宿,其虫自出。
⑨治翻花疮:马齿苋一斤烧为灰,细研,以猪脂调敷之。
⑩治耳有恶疮:马齿苋一两(干者),黄柏半两(锉)。捣罗为末,每取少许,绵裹纳耳中。
⑾治甲疽:墙上马齿苋(阴干)一两,木香、丹砂(研细),盐(研细)各一分。上四?,除丹砂、盐外,锉碎拌令匀,于熨斗内,炭火烧过,取出细研,即入丹砂、盐末,再研匀,旋取敷疮上,日三、两度。
⑿治小儿白秃:马齿苋煎膏涂之,或烧灰猪脂和涂。
⒀治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杵马齿苋敷之,日二。
⒁治瘰疬:马齿苋阴干烧灰,腊月猪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疮,拭干敷之,日三。
⒂治瘰疬未破:马齿苋同靛花捣掺,日三次。
⒃治肛门肿痛: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日二次有效。
⒄治蜈蚣咬伤:马齿苋汁涂之。
⒅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⒆产后虚汗。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⒇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21)肛门肿痛。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22)赤白逅眄。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一般服两次见效。
(23)腹中白虫。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虫排出。
(24)风齿肿痛。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25)耳内外恶疮。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研为末敷涂。
(26)小儿脐疮。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27)疔疮肿毒。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28)积年恶疮。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养生食疗
马齿苋不仅滋味鲜美,滑润可口,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全草还含有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钾盐等。它的吃法多种多样,可鲜食、干食、做菜、做馅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有三大药用功效。
1、“天然抗生素”。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
2、防治心脏病的“良药”。研究发现马齿苋含有一种一般植物所少有的物质——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合成抗炎物——前列腺素,而减少血小板的形成的血栓素A,使血液粘度下降,抗凝血脂增多,从而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同时,不饱和脂肪酸自身也可预防血小板凝集,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酸脂的形成,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3、其提取液经动物实验表明。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马齿苋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唐代的《食疗本草》记有“煮粥止痢”之说。传说过去有位童养媳得了痢疾,被凶恶的婆婆赶出家门,无奈,她只好采些路边的马齿苋来充饥,哪知“不药而愈”。现代药理研究,马齿苋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
中医认为,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等功效。
从分析所知,由于马齿苋含有大量的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作用。钾离子还原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扩张,阻止动脉管壁增厚,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不仅如此,马齿苋还有除尘毒,防止吞噬细胞变性或坏死,还可以防止淋巴管发炎和阻止纤维性变化,杜绝矽结节形成。对白癜风也有一定的疗效。由于马齿苋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能促进溃疡病的愈合。
养生食谱
马齿苋虽为野生,但民间却有吃马齿苋的习俗,采取未开花时新鲜的最宜。入开水中焯一下,切细,用蒜泥和香油拌,颇有“野”味。开花的也可食,但要晒干,到了冬天缺少新鲜蔬菜时,将其泡发,制成馅包饺子,或用它与肉同烧,是农家的美肴。这在清代的《养小录》已有记录:“初夏采,汤焯晒干,冬用”。
马齿苋质地柔嫩,但略带酸味,莫看它遍地生长,不显眼的野蔬,可是过去皇帝吃过。《资治通鉴》中记有:“唐代德宗皇帝李适在其父皇死后,为了表示哀悼而禁食荤菜,跟他弟弟一起用膳时就”食马齿苋,不设盐、酪“。
正因为马齿苋易得,所以成为民间的一款时令的家常菜,方法多样,可凉拌、烹制、做馅均可。
马齿苋鱼尾汤
原料:新鲜马齿苋g,草鱼尾段g。
做法:马齿苋洗净,切段,鱼尾去鳞,抹上盐,腌15分钟,放入油锅中煎黄盛出。油锅煸香蒜泥,加适量水,煮开,放入鱼尾煮几分钟,再放入马齿苋,文火煮10分钟,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祛湿。
马齿苋炒黄豆芽
原料:马齿苋g,黄豆芽g。
做法:马齿苋用开水汆一下,控干水分,黄豆芽去根须,入油锅炒至七成熟,放入马齿苋,加适量水煮熟,用酱油、盐、味精调味,用湿淀粉勾芡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祛湿。
马齿苋田螺粥
原料:马齿苋g,田螺g,粳米g。
做法:马齿苋切末,田螺加水、盐煮至螺肉变色,挑出螺肉,剁碎,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放入马齿苋,继续煮几分钟,再放入螺肉和盐,煮熟入味即可。
功效:清热止痢,养阴护肝。
①预防菌痢
取鲜马齿苋茎叶,洗净切碎,1斤马齿苋加水3斤,煎取1斤,过滤。成人日服3次,每次70毫升,连服2~7天。儿童服60%马齿苋煎液,或把马齿苋切细做成馄饨、馒头馅,或煮粥吃;每斤鲜马齿苋可分给15个儿童服用,隔日吃1次。有些地区也作为副食晶食用,连续10天。经数千例观察,在菌痢流行季节服用,发病率明显下降。
②治疗菌痢、肠炎及痢疾带菌者
马齿苋对急、慢性菌痢的疗效,与其它治痢药物如磺胺脒、合霉素等相仿,对急性病例的有效率在90%以上,对慢性病例的有效率亦在60%上下。剂量:马齿苋有效剂量的安全范围较大,虽大量服用,亦无毒性。但亦有报告1例服用%马齿苋煎液后引起过敏性皮疹。有人主张鲜草每日服1斤,干草减半。临床上常用50%煎剂(干草),每次50~毫升,或%煎剂(鲜草),每次40~70毫升,日服3~4次,小儿酌减,连续7~10天为一疗程。
慢性病例连服4周亦未见毒性反应。对顽固病例可用马齿苋煎液稀释后行保留灌肠,每次毫升,每日1次。又有用马齿苋、铁苋菜等量制成注射剂(每毫升相当于生药各1克),成人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2~3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此外,又可用马齿苋与白头翁、黄柏按3:1:1的比例制成合剂,治疗效果亦满意。
在马齿苋治疗过程中,对严重失水患者须按常规补液,腹痛者可给颠茄合剂。急性病例绝大多数在服药后一切临床症状迅速被控制,1~2天内体温恢复正常,3~6天内排便次数转为正常,3~4天内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2~6天最迟11天内大便培养转为阴性。又马齿苋对痢疾带菌者、肠炎、消化不良性腹泻,也有同样效果。
③治疗钩虫病
成人1次量为鲜马齿苋5~6两,煎汁,加食醋50毫升,也可加适量白糖,每天1次或分2次空腹服,连服3天为一疗程。如需行第二、三疗程,须间隔10~14天。临床观察例,服药1~3个疗程后粪检虫卵转阴率占80%上下。马齿苋亦可制成片剂或1:2流浸膏,以片剂疗效较高,流浸膏次之,水煎剂较差。
④治疗急性阑尾炎
干马齿苋、蒲公英各2两(亦可用鲜草,剂重加倍,水煎2次,煎液合并再浓煎成毫升,上下午各服毫升。经治疗31例,除1例疗效不佳而改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其中绝大多数在3~8天内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消失,压痛消失或尚有轻微深压痛。另法取马齿苋洗净捣碎,以纱布包裹压榨过滤,取原汁30毫升,加适量白糖及冷开水使成毫升,为1次量,日服3次,也有疗效。
⑤治疗淋巴结核溃烂
取全草6两洗净晒干,加工成细粉,放入熬熟的猪板油8两中,趁热用铁勺不断搅拌,待冒白烟,将锅端下,放入蜂蜜8两,搅拌成糊状,冷却后即成软膏。用药前先将患处用淘米水(冷开水淘米)洗净,按疮口大小摊成小膏药敷于患处,纱布覆盖,放布固定,每2天换1次,以痊愈为度,不可间断。治疗期间忌食无鳞鱼、鳖,忌房事。
此膏对其它骨结核溃破也有同样疗效。同时,此膏又可用于内服治疗多种结核病。服法:每次1~3钱,日服3次。临床观察例,其中淋巴结核42例,肺结核31例,其它结核(包括脊椎结核、骨结核、肠结核、肾结核等)45例,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疗效。又有用鲜马齿苋洗净煮烂,挤出原汁,熬成膏状,用于治疗寒性脓疡,按常规清创后,将药膏涂于患处,上盖敷料固定,亦取得一定疗效。
⑥治疗疮疖及化脓性疾患
取鲜马齿苋4~6两,洗净捣碎,加水2~3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液溻洗患处,每日2~4次;或用4~6层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2~4次,每次20~60分钟;亦可用马齿苋捣成泥糊状敷于创面,外加敷科固定,每日换药4~6次。溻洗和捣敷适用于化脓性皮肤病和外科感染,如暑令疮毒、疖肿、乳痈、丹毒、蜂窝织炎、肛周脓肿、甲沟炎等;溻洗还可用于黄水疮、臁疮、足癣感染等;湿敷法主要用于糜烂渗出性皮损,如湿疹、滦疮、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马齿苋外治,并适当配合内服药,一般在1~2周可愈;对廉烂渗出的皮损用马齿苋湿敷,平均3~5天渗出停止,上皮新生。
⑦用于收缩子宫
经余例临床观察,马齿苋注射液可以代替麦角新碱,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其作用甚至较麦角新碱为强。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5~1.0钱,对产后流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肌注2毫升;对剖腹产、刮宫取胎可直接注射于子宫底两侧或注入宫颈。
⑧治疗小儿单钝性腹泻
取新马齿苋0.5~1.0斤,煎汤,加适量白糖调味,分次作饮料服下,1天服完,连服2~3天。或取鲜马齿苋洗净焙干研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⑨治疗小儿百日咳
取50%马齿苋糖浆毫升,每日4次,3天分服。一般服药3天后,即见咳嗽减少,发作时间缩短,症状减轻。
《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编者温馨小贴士:
“中药的传说”故事里,很多故事中主人翁的疾病与现代疾病是相通的,敬请有缘读者可以按故事里的单方中药试试,但在口服中药汤的同时,釆用”秘道养生”方法,将肠子里的粪便洗净后,将~毫升的中药液注入乙状结肠内,可以事半功倍,疗效会更快更好!
可惜古代人没有发明岀“秘道养生”方法,但古代人有病只用单方中葯,效果也非常好。可现代人连中医中药都不信,只信西方医学,而很多中医师也被西化了,在诊病时多釆用西医流程,用大剂量的复方,少则五、六味中药,多则十几味中药,使用单方中药治疗疾病的中医师悉属罕见!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