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症状 > 聚焦暴雨中的自救模式
聚焦暴雨中的自救模式
进入7月,我国多地遭遇入汛以来最大强度暴雨袭击,尤其是湖北、武汉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强降雨过程导致许多地方饱受暴雨、洪涝灾害之苦,伤亡、失踪的受灾人口达到数千万之多。
大雨无情!暴雨洪水对灾民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可能引发诸多健康问题。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各种公共和生活下水道、以及各个居民住宅小区的粪坑等,内涝加上盛夏的高温,污水、生活垃圾未能及时处理,为蚊蝇、细菌等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种病菌在水中四处传播,各个水域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暴雨过后,由于天气潮湿,细菌易滋生,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人们接触污水机会增多,各类传染病也可能进入暴发的高峰期。所以,面对暴雨洪水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亲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当暴雨洪水突袭时,我们该如何自救?当暴雨洪水过后,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疾病呢?下面就为您奉上最有效的自救和防病攻略。
暴雨季一医院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湖北、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多地雨量破历史纪录,有些地区还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
一场雨接一场雨,这些地区很多人都会换上凉鞋冒着雨抢险、上班或上学。有时为了赶时间,长时间蹚着雨水也在所不惜,甚至一不小心还会站进齐腰深的水里。
或许大家都知道,淋雨之后回家要做好保暖工作,以防受凉感冒。可是,趟水之后可能面临比感冒更可怕的事……
前不久,湖北武汉有个老大爷出去买东西后蹚水回家,由于污水很脏,他回家后赶紧将脚冲干净。
谁知第三天,他的左脚起了一片红斑,还有些肿胀,并且出现全身高热寒战的症状。在家吃药后不见消退,家人赶医院。
经诊断,是因污水中的细菌通过脚上的破口进入淋巴管,从而使老大爷患上丹毒,需要住院系统治疗。
当地疾控专家介绍,近段时间,因下暴雨蹚水患上各种皮肤病的市民骤增,主要是脚气(足癣)、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皮肤外伤感染等,严重的还患上了丹毒。
什么是丹毒?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轻度擦伤或搔抓、慢性小腿溃疡等均可能导致此病。
一般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一般大雨过后,渍水很脏,有许多病菌,市民蹚水后细菌容易从皮肤毛孔趁虚而入,钻到淋巴管里,从而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等。如脚上有破口,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无独有偶。安徽的李先生家住一楼,之前由于暴雨不断导致家中进水。
降水过后,李先生对家里及时进行了清理,可没想到还是百密一疏。
前两天,他独自在家煮了些白米。吃完后,当天晚上突然肚子痛起来,还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考虑为急性胃肠炎。
医生说,肠道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水、食物、蚊虫、日常接触等媒介传播,经人口进入胃肠道,在消化系统内生长繁殖而发病,病后可能传染给他人。
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还伴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过后,李先生仔细一想,或许因为吃了被水浸泡过的大米才导致疾病。
对此,疾控专家也表示,连续暴雨,很多地区的井水、江河、湖泊等水源可能会受到污染,建议大家不要直接饮用生水;各类腐烂动物的尸体及时处置,切记不要吃被雨水淹死的家禽、家畜及浸泡过的熟食、大米、面粉等。
暴雨过后这几类疾病要小心确实,暴雨过后,由于天气潮湿,细菌易滋生。另外,水灾过后,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人们接触污水机会增多,各类传染病极易传播。
对此,疾控专家也进行了解释,随着暴雨结束,洪水退去,各种肠道、呼吸道和接触性传染病等疾病有可能会暴发流行,灾区民众千万不要玩水,更不要接触洪水冲来的淤泥,以防止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另外,洪灾使得人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再加上人群流动大的情况下,灾后各种疫情都极易发生。
与此同时,专家还特别提醒,暴雨过后,有几类疾病,需要大家小心预防。
细菌性痢疾、伤寒、感染性腹泻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尽量不赤足接触内涝积水,消灭苍蝇,不使用积水、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
除注意饮食以外,可适当在菜肴中增加食醋和蒜,既能增加胃内酸度,又能增强胃肠道的杀菌和防御能力。
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皮肤病预防措施:由于环境潮湿,长期得不到干燥,各类皮肤问题如湿疹、皮炎、蚊虫叮咬等都是洪涝灾区常见的疾病。
渍水中多种病菌可导致皮肤损害,趟过积水的市民,回家后要及时清洗皮肤,有破损伤口及时用碘酒消毒。
本身有脚气等真菌感染的市民可涂抹药物预防,防止病情加重。如皮肤出现红肿症状2~3天未缓解,医院治疗。
结膜炎、角膜炎眼部疾病预防措施:雨水溅入眼睛容易引发红肿、感染。回到家应立即洗净双手及眼周皮肤,用凉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冲洗时不要直接冲在角膜上,以免损伤角膜。如出现不适,则医院就诊,一般结膜炎或角膜炎3~5天即可恢复。
虫媒、鼠媒传染病预防措施:以防蚊、灭蚊、预防接种为主。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家畜家禽圈棚,卫生死角要定期清扫消毒,经常洒灭蚊药,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开展灭鼠工作,消灭宿主动物。
保持室内清洁,尽量不在仓库住宿,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
此外,为保证身体健康,专家还表示,最好能在暴雨后将室内做消毒处理:
一、水灾后的房屋一定要彻底进行杀菌消毒,可用消毒液、消毒粉清洗地板和家居用品,尤其是被洪水浸泡过的物品,灭杀细菌。可以用“84”消毒液或者PP粉(高锰酸钾)稀释后擦拭。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只能用于环境消毒,如家具、餐具、衣服消毒等,不能直接接触到人体皮肤;而PP粉最好用1:或者1:的比例稀释后再使用。
二、衣物和床上用品用消毒液做一次彻底的消毒,然后放在烈日下曝晒,从而达到二次消毒。
同时注意衣物防潮防霉,衣物晾晒干燥以后,最好放进真空塑料袋里或者塑料整理箱中,并放上干燥剂,密封保存。
三、加强室内除湿,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除湿机,也可以利用空调器的除湿功能进行除湿。
四、可在床下、衣柜、墙角和车内放一些活性炭或者生石灰吸湿;为了防止滋生蚊虫,尽量清除阳台、窗台甚至阳台盆花底盘中的积水。
五、利用天气晴好的时机打开门窗,加强房间的通风透气,有条件的要及时曝晒家中的被褥、衣服。
六、家用电器内尘垢在雨天容易吸潮,不仅可能产生短路烧毁元器件,而且易滋生细菌。
所以,雨过天晴后要将电脑等电器常开机,开机后产生的热量可以驱走入侵的潮气。
暴雨来袭该如何自救自进入夏季以来,我国多省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暴雨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数以万计的公共设施、家庭房屋被毁坏,无不令人痛惜。
正因如此,如何应对暴雨天气,俨然已成为当下民众最北京白癜风专家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