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病因 > 新生儿舌根部畸胎瘤一例

新生儿舌根部畸胎瘤一例



作者: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外科(肖必栋、余雷、鲁巍、邢福中、桂琳玲),病理科(姚兴凤)

患者女性,出生后20d,体质量3.1kg,因“阵咳、鼻塞5d,呼吸困难加重2d”就诊并入院,患者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患者母亲孕期情况良好,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出生后即发现患者口内舌下左侧有一包块,5d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吸气时有喉鸣音;喂养困难,进食不连续。

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张口呼吸、鼻翼扇动,哭闹时面色发绀。头颅无畸形,颅骨无软化,舌下左侧可见4cm×4cm×3cm囊性包块,不红肿,无破溃。舌运动时囊肿部分移出口外,舌体偏向右侧口角。

入院后查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总数×/L,中性粒细胞总数46.3%,淋巴细胞总数29.9%,降钙素原0.13mg/L,超敏C反应蛋白10.20mg/L。

胸片提示新生儿肺炎;口咽部增强CT:口咽部舌左下方可见一团块状混杂密度肿块影,以多房囊性低密度影为主,CT值17HU,肿块内见小片状高密度影及低密度脂肪影,CT值分别约为、-25HU,边界较清楚,肿块大小42mm×19mm×30mm。咽及喉腔明显受压变形向右侧移位。增强扫描:该肿块内分隔可见强化,囊性内容物未见强化,CT值18HU。周围组织未见异常强化灶。颈部大血管强化良好,未见异常。CT诊断:口咽部舌左下方混杂密度肿块影,多考虑畸胎瘤(图1,2)。甲胎蛋白:59.99×IU/L(正常值63.91×IU/L)。

图1增强CT横断面显示多房囊性团块状混杂密度肿块影,深达舌根部;图2增强CT矢状面显示咽腔及喉明显受压变形

患者舌根部瘤体巨大,上呼吸道梗阻,黄白色黏稠分泌物多,分泌物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泰能抗感染,同时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肺炎控制后,经鼻气管插管舌左旁侧入路行舌下瘤体切除术。术中见瘤体位于舌根部左侧,灰白色类圆形,大小不一多房囊性包块;囊壁厚,与舌根部肌组织粘连紧密,界限不清,囊肿靠近口咽处浸入较深,与舌下神经及血管粘连;内含白色乳汁样黏稠液体约。最终完整切除瘤体。

术后病理检查:肿块体积3.5cm×3cm×2cm,切面灰白色,囊实性,囊腔直径0.1~1.0cm不等。镜下见实性区域主要由弥漫的分化良好神经胶质细胞及脂肪组织组成。囊性区域部分内衬单层柱状上皮,呈乳头状;部分内衬单层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局部可见皮肤及附属器成分。未见未成熟的胚胎组织和神经管成分。病理诊断: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图3)。术后10d患者吃奶无障碍,舌部偏斜改善,门诊随访半年无复发。

图3囊内部分区域可见皮肤及附属器分化(HE×)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年10月第48卷第10期

赞赏

长按







































怎样治白癜风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by/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