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病因 >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来源:好大夫在线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为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左右。是一个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通常累及骨髓,淋巴结和脾,不表达CD5,大多数病例有血清单克隆蛋白伴高粘滞血症或巨球蛋白血症,同时应排除其他淋巴瘤的浆细胞样/浆细胞的变异型。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中命名不同,包括:分化良好的淋巴细胞性,浆细胞样淋巴瘤(Rappaport),免疫细胞瘤,淋巴浆细胞型(Kiel),浆细胞性-淋巴细胞性淋巴瘤(Lukes-Collins),具有浆细胞样分化的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WorkingFormulation),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免疫细胞瘤)(REAL分类),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WHO)。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经治疗可获缓解,但不易治愈。
1、临床特征
病变一般累及骨髓、淋巴结和脾,周围血也可能受累。大约15–20%的病例发生结外浸润,如肺、胃肠道、眼眶、唾液腺、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等。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约25–30%患者无症状,仅具有免疫球蛋白M带。大多数患者有血清单克隆IgM异常增多,诊断为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WM),并出现高粘滞综合症(HVS)。IgM副蛋白有自身抗体或冷球蛋白活性时,可导致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aemia)或自身免疫现象,如周围神经病变和冷凝集素病。IgM副蛋白结合到凝血因子、血小板和纤维素上导致凝血性疾病。患者出现皮肤和粘膜的淤点和淤斑。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是IgM免疫球蛋白病罕见的并发症。Deuel等对例WM患者相关症状统计分析后得出:贫血占44%,出血占44%,消瘦占22.9%,神经异常占16.74%,肝肿大占37.9%,脾和淋巴结肿大各占37%。
高粘滞综合症(HVS)发生在10%-30%的患者,症状和体征包括:自发性出血,神经症状和视网膜病。神经症状主要是下肢感觉异常和肌电图改变。患者血浆容量扩大并且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然而,IgM浓度和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及症状之间无简单的线性关系。
有症状的冷球蛋白血症是WM罕见的并发症。冷球蛋白类在温度低于37℃时沉淀,温度上升再溶解。I型冷球蛋白仅包括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II型冷球蛋白包括多克隆的IgG和单克隆的IgM,具有类风湿因子活性。后者与丙型肝炎感染相关,并且具有皮疹,关节痛,雷诺现象等特征。
2、形态学
(1)淋巴结:受累淋巴结常有少量淋巴窦和淋巴滤泡存在,也可完全破坏。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没有假滤泡。肿瘤细胞是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有丰富的嗜碱性胞质,但核呈淋巴细胞样)和浆细胞,部分浆细胞有核内或胞质内PAS阳性的球形包涵体(一般是IgM),前者称Dutcher小体,后者称Russell小体。可伴有少量免疫母细胞、反应性的上皮样组织细胞或肥大细胞。个别病例表现为免疫母细胞和核分裂增多,预后较差。
(2)骨髓和外周血:骨髓中肿瘤细胞包括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瘤细胞呈结节样、间质性、混合性和弥漫性浸润。浸润程度与临床症状之间无关。Bartl等从形态学上描述了淋巴细胞浆细胞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样和多形性三种的亚型,这些亚型被认为与预后有关。肿瘤细胞可出现在周围血,血涂片可见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混合。
3、免疫表型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源于受抗原刺激后向浆细胞分化的外周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α),另外,CD5、CD10和CD23均(-),FMC7(+),BCL-2(+),BCL-6(-),PAX-5(+),CD(+),CD38(+)。肿瘤细胞表面和一些细胞胞质中有免疫球蛋白,通常是IgM型,有时是IgG型,IgD(-)。
4、细胞遗传学
6q21-q23缺失是最常见的结构异常,发生40-70%的患者。使用相间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可以特征性显示t(9;14),(p13;q32)基因易位和PAX-5基因重排,PAX-5编码一个B细胞特异性活动蛋白(BSAP),它在B细胞分化的早期起重要作用。虽然多种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异常被描述,但是迄今还未发现与疾病诊断和预后相关的异常。
5、诊断和鉴别诊断
LPL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所见,并且应排除其他淋巴瘤的浆细胞样/浆细胞的变异型。
血清中存在大量单克隆IgM(或IgG或IgA)10g/L;骨髓内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应活检,一般骨穿可阴性)即可诊断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WM)。
鉴别诊断: (1)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SLL/CLL)瘤细胞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免疫母细胞”,多数有假滤泡增生中心形成,瘤细胞表达表面免疫球蛋白,呈CD5(+),CD23(+),ZAP-70在未突变的病例中阳性。 (2)套细胞淋巴瘤(MCL)90%病例免疫表型呈CD5(+),CD23(-),t(11;14)(q13;q32)和cyclinD1过表达支持MCL的诊断。 (3)滤泡性淋巴瘤免疫表型呈CD10(+),BCL-6(+),t(14;18)(q32;q21)或BCL-2基因重排有助于诊断。 (4)浆细胞性骨髓瘤由大量具有显着核仁的不典型浆细胞组成。溶骨性损害、肾衰竭、IgG或IgA副蛋白常见。免疫表型呈CD(+),CD19(-),CD20(-)。通常出现13q的缺失和14q32(包括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基因位点)的易位。
6、预后
临床病程呈惰性,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5年。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是非常强的预后因素。一般认为经治疗可获缓解但不能治愈。少数病例可发生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预后差。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病理人才汇: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私人定制,我们更专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