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上肢淋巴水肿
上肢淋巴水肿
一、什么是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的淋巴水肿(先天)和继发性的淋巴水肿(后天)当乳腺手术过程摘除淋巴结,淋巴回流系统的任一环节有缺失,或局部有感染时,身体没有办法有效而快速地使淋巴液回流,造成淋巴液异常堆积在组织间隙里面,就产生了淋巴水肿的现象。这种术后由于淋巴回流路径受损而造成蛋白质与水分异常堆积在组织间隙里,便称为淋巴水肿(继发性淋巴水肿)。为什么要预防淋巴水肿?
由于淋巴结的摘除,乳癌相关治疗对淋巴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过程。淋巴水肿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不可自愈,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好转,必须通过正规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因此淋巴水肿的预防和管理胜于治疗!淋巴水肿的发生高峰期在术后13年,它的发生率大约是2%-67%。它的发生从术后几个月到几年,临床甚至有术后30年才出现淋巴水肿的案例,淋巴水肿需尽早治疗,终生预防和管理,因此需尽早树立正确的预防知识和观念!二、淋巴水肿的危害
患肢肿胀变粗,严重的可导致畸形。
组织纤维化变硬,脂肪沉淀。
急慢性炎症(丹毒、蜂窝织炎等)。
合并静脉疾病,形成慢性溃疡、淋巴痿。
恶性病变(淋巴、血管内皮瘤)。
三、发生淋巴水肿的高风险人群
1.治疗相关因素:
淋巴结摘除范围及转移数量(尤其转移数目多者)
接受过放射线治疗
化疗药物副作用(如:使用多西他赛辅助化疗)
局部肿瘤复发
2.术后康复相关因素:
伤口愈合较慢
引流管置管时间比较长疤痕组织粘连
腋网症候群
3.自身机能相关因素:
年龄60岁
感染
手臂、患侧有外伤或受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者
肥胖:体重指数(BM1)≥25kg/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