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健康知识洪涝灾害常见疾病的中医防治攻

健康知识洪涝灾害常见疾病的中医防治攻



                    

这个夏天

电视里、报纸上

您一定见过这样的画面

还有这样的画面

今年的夏天洪涝灾害比较严重,湿疮、脚湿、烂裆......

各种洪涝灾害疾病不仅在灾区频发,

随着湿热天气延续,

广大地区普通大众都受到了威胁。

了解了一些中医药知识,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就能大大降低疾病发生率和危害性!

下面,我们就为您介绍几种常见洪涝灾害疾病的症状和中医药防治方法!

首先,瘙痒是洪涝灾害常见疾病的

典型症状

湿疮

湿疮是一种具有渗出倾向的瘙痒性皮肤病,具有皮疹多形、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疮。临床表现为急性湿疮起病急,皮肤损坏广泛,比如丘疹、红斑、痂皮、脱屑、糜烂、水疱等多种形态同时存在。亚急性湿疮皮肤损坏渗出较少,以结痂、丘疱疹、鳞屑为主,有轻度的糜烂,也可见轻度浸润。慢性湿疮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呈褐红色或褐色,周围散在少数丘疹和丘疱疹等。

如何治疗呢?

根据湿疮的急缓程度,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为宜。

1.对于湿热浸润型的湿疮,以发病急,皮肤损坏严重,呈潮红灼热,瘙痒不止,渗液流汁,且伴有烦渴身热、大便干、尿短赤者。应施以清热除湿治疗。常用中成药为龙胆泻肝丸和皮肤病血毒丸。外扑青黛滑石粉(各等份)、六一散等,外涂炉甘石洗剂;对于糜烂渗出者,用苦参、马齿苋和黄柏加水煮沸后再煎煮20分钟,放凉后外洗或外敷,也可以用鲜马齿苋洗净捣烂外敷。擦干后,再用植物油调黄柏面30克,青黛面3克,寒水石面15克外用。

马齿苋草

2.脾虚湿蕴证的湿疮,以发病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神疲,腹胀便溏,舌体胖,舌质淡苔白或腻。故应施以健脾除湿治疗。基本方药: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炒薏米30克,白术10克,滑石20克,防风10克,黄柏10克。常用中成药有二妙丸合参苓白术丸等。

怎么预防?

避免挠抓,切忌用热水烫洗,切忌用肥皂等刺激物洗涤;要忌烟忌酒、忌辛辣、海鲜等发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和皮肤干燥。

烂裆。

什么是烂裆?

烂裆病是指会阴部、大腿根部,由于闷热、出汗,得不到及时冲洗等清洁处理,而造成的湿疹,局部可出现潮湿、发红,甚至溃烂、渗出,患者局部疼痛难忍,偶伴瘙痒。该病主要是在长时间高热、潮湿、裤子不透气、缺乏蔬菜维生素引发的皮肤病,常发病于抗洪前线,且发病率高、传染速度快。临床好发于腹股沟,可蔓延至臀部、大腿、下腹部等,基本损伤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等洪前线,且发病率高、传染速度快。

如何治疗?

红斑丘疹没有渗出的,外用青黛滑石分(各等份)、松花粉、六一散等,外涂炉甘石洗剂。如果是糜烂有渗出的,先用淡盐水(5克盐毫升水)、枯矾水(10克枯矾毫升温水)、芒硝水(5克芒硝毫升水)等,放置待水温合适时,外洗或者湿敷;也可以用马齿苋、黄柏和苦参加水煮沸后继续煎煮20分钟,放置水温适宜时外洗或湿敷。要效果更好,建议再配合内服清热除湿解毒的中药,巩固治疗效果。如二妙丸、龙胆泄肝丸等。

怎么预防?

个人卫生要注意,局部干燥很重要;

贴身衣物勤更换,不良刺激靠边站。

脚湿气。

什么是脚湿气?

脚湿气是由真菌侵入足部皮肤所引起的皮肤病,通常发生于脚两侧足底和趾间。水灾时常见丘疹水疱型和浸渍糜烂型。水疱型以足底起水疱,聚集成群或者融合成大水疱,不易破损,以后水疱吸收,出现干燥脱屑,自觉刺痒胀痛。浸渍型为趾间浸渍糜烂发白,常常感到瘙痒,惯去挠抓,破后露出鲜红糜烂面,常继发引起淋巴管炎、丹毒和蜂窝织炎。

如何治疗?

对脚湿气一般不需要服药,以局部治疗为主。

1.对于水疱型的脚湿气,可用苍肤洗剂:苍耳子15克,地肤子15克,土槿皮15克,蛇床子15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枯矾6克,放在一起碾成粗末。每次取1包,用布袋包好,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后,待水温适宜后浸泡患足或湿敷患处。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

2.对于浸渍型的脚湿气,可用马齿苋水剂。取马齿苋30克,水毫升,煮沸20分钟,滤过冷后,湿敷、外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还可以直接用植物油调黄柏面30克,青黛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等外用于患处。

怎么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干燥;勤换鞋子,避免理化因素刺激,在公共场所注意皮肤菌传染。

注意

如果您还有疑问

或者需要洪涝灾害疾病的专业中医药治疗,医院就诊!

医院挂号

电话预约挂号请拨打:-

网医院网站:







































白癜风前期症状
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cs/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