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蜈蚣蝎咬伤的救治方法
蜈蚣蝎咬伤的救治方法
一、蜈蚣、蝎咬伤处理。
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临床表现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
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医院治。
蝎螫蜘蛛纲,蝎子螫刺人时,由毒腺分泌毒液进人人体,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
应急处理
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医院治疗。
二、蜂蜇伤的处理。
蜂螫往往会引起红肿或起小水泡,大黄蜂毒性更强。在处理方法上,首先拔出刺入皮下的毒针,再涂10%氨水止痛,也可敷中草药,如马齿苋、夏枯草、野菊花叶等任选一种捣烂敷上。
三、蛇咬伤的处理。
被蛇咬伤后,如果在两排蛇咬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即说明是被毒蛇咬伤,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不要乱跑乱动,以减少毒在体内扩散。同时,立即止血并在向心端结扎布条(松紧要适度),医院就医。
如果你是一个
徒步、登山、溯溪等
户外爱好者
就请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