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警惕夏季毒虫来袭被不同毒虫咬后的自救方
警惕夏季毒虫来袭被不同毒虫咬后的自救方
自高温天以来,医院每天都会接收多名遭蛇虫咬伤的患者。专家提醒,“二段梅”后,天气潮湿闷热,各类蛇虫出没,市民万一被咬伤,应谨慎对待,出现不舒服时需及时就医。
日前,60岁的陈大妈被不明毒虫咬伤,刚开始没有什么,一会之后出现了红斑,发麻,一天之后,就感觉到大半边身子没有力气,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半边身子都红肿了,而且有大面积水疱,尿液颜色像酱油。经过检查,因为陈大妈被毒虫咬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毒素在体内导致了溶血反应,患上了急性横纹肌溶解症。由于没有及时送医,陈大妈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因病情太重,家人最终选择了放弃治疗。
肌肉溶解症,在医学上叫“急性横纹肌溶解症”。“肌肉溶解症”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液中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并发症。
夏季毒虫多,经常有人被咬伤或者蜇伤。被毒虫咬伤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要引起重视,因为有些毒虫咬伤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还可能传染其他一些细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该方面的知识,则会受益匪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的毒虫有哪些呢,如果被咬伤要如何应对才能减轻伤害。
毒虫1号,夏季最多的毒虫--蚊子
蚊子也许是人类的千古宿仇。被蚊子骚扰那种感觉,相信大家都懂的。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毒虫就是蚊子了,几乎每个人都遭受过蚊子的叮咬,蚊子吃饱喝足后留下的伤口红肿、痒、痛十分难受。“尤其是夏季,蚊子十分猖獗。蚊子在叮咬时会分泌一种酸,过敏性体质的市民甚至会有过敏的反应。
如何应对
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防蚊子叮咬的用品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伤口处涂抹碱性的肥皂水,或者用盐水涂抹冲洗伤口来软化红肿缓解痒痛。市民还可以选择多吃碱性的蔬菜,这样体质和血液也会变得呈微碱性,不光蚊子不喜欢叮咬,即便是被叮咬后叮咬处也不会很痒。
毒虫2号,海边小虫咬人特别“猛”--蠓虫
海边有一种毒虫叮人非常厉害,“患处常见于身体的暴露位置,比如胳膊、腿等部位,症状就是会出现红斑丘疹,特征是剧痒,常规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曾有一名市民到海边钓鱼被咬伤,结果治疗了一年的时间都没有痊愈,患者可谓苦不堪言。
“此类患者基本上每个月都有15人到20医院就诊,病症非常相似。”经过详细询问,医生发现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曾在海边游玩过。他曾对这种咬人的虫子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的结论:这种咬人的虫子非常小,体长1毫米左右,肉眼看上去就跟一粒灰尘一样。有人说这种咬人的虫子叫小咬,它的名字是蠓虫。
如何应对
如何避免被这种虫子咬伤?医生介绍说,在海边游玩要注意保护暴露在外的皮肤,可以抹上风油精或者花露水,“这种虫子在礁石位置比较多,应该加以注意。”
毒虫3号--蜱虫被蜱虫咬要尽快就医
蜱虫咬人时常发生。对此,医生表示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虫的活跃期,在树林中晨练、户外游玩时都要加以注意。蜱虫身上携带的病原容易引起疾病。它会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取出,轻者引发皮肤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被蜱虫叮咬,如何处理很关键。据悉,曾有人被蜱虫咬伤后,通过外科手术割掉皮肉以除去蜱虫。年5月,记者曾在江苏路青医附院目击了医生除去蜱虫的整个过程:先让患者服用解毒药物,将香柏油滴在蜱虫身上进行局部封包(让蜱虫无法呼吸,其他类似物品可以代替香柏油)。随后,在蜱虫叮咬处注射麻醉药,接着将蜱虫拔了下来。
如何应对
如果在野外遭遇蜱虫怎么办?医生提醒,市民可以涂抹驱蚊水,尽量避免在草地上坐卧。一但发现身上有蜱虫,千万不要硬拽,因为蜱虫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体内。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取出,千万不要用手触摸,如发生高烧等症状,应该尽快就医。蜱虫咬伤后,可能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仍需进一步观察治疗。
毒虫4号--蝎子正是交配季,毒性最厉害
“哎呀!什么东西扎我?”6月17日早上8时许,在摆摊的徐女士打开柜门从里面取东西时,突然感觉右手手指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紧接着一只黑色的蝎子从柜子里爬出。不一会儿的工夫,徐女士的手指出现肿胀,意识到被蝎子蛰伤后,医院救治。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的蝎子,一种是人工养殖的蝎子,这种蝎子由于需要定期提取蝎毒,因此一般来说身上携带的毒性并不大。另一种则是生活在山地的野生蝎子,这种蝎子毒性较大,一旦被它蛰伤,轻则出现肿胀疼痛症状,重则会有剧烈的中毒反应,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性命。据悉,端午节前后恰好是蝎子交配繁殖的季节,这个时期的蝎子无论是毒性还是攻击性都是最强的,大家需要注意。
如何应对
医生表示,一旦被蝎子蛰伤,则应第一时间用肥皂水等碱性溶液浸泡伤口以中和蝎毒,医院就医。“医院一般就是采用外敷季德胜蛇药片的方法,可以有效减轻蝎毒毒性。”
毒虫5号--马蜂遭遇攻击用衣物护头颈
赵先生近日十分苦恼,厨房里两个月没用的油烟机里竟然被马蜂安家生子,顺着管道进入家中的马蜂还将他的老伴蜇伤。医生告诉记者,马蜂蜇人后可致使伤者出现过敏反应以及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如何应对
“遭遇马蜂时,最好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逆向逃跑或原地趴下,不要反击,否则会招来更多马蜂的攻击。如果被蜇伤,不要用脏手挤出毒液,以免伤口感染。可用冰的盐水或矿泉水冷敷伤口,然后及时就医。”同时要是居民发现小区或家中有马蜂窝,不要轻易招惹它们,可以向消防部门求助。
毒虫6号,个头特别小,喜欢玩潜伏--螨虫
在一家企业上班的李女士是一名白领,前段时间她一夜之间全身长满红色小水泡,医院一检查,医生称这是皮肤过敏,是因为被旧书摊、报纸堆以及中央空调吹出的管道内藏的螨虫感染了。
螨虫体型很小,潜伏在我们周围,家里的地毯、被褥里都容易滋生螨虫,“螨虫会寄生在人体的皮肤表层,引发某些皮肤疾病。”
如何应对
皮肤医生建议,对于螨虫入侵造成的伤口,市民可选用硫黄软膏等药物进行涂抹或是用皮炎平也行。在夏季首次使用空调时,一定要记得先清洗,家中被褥、地毯、窗帘等物品也要勤于清洗和晾晒。
毒虫7号,没那么可怕,也别用手拍--隐翅虫
“全球发出警示,请传出去!隐翅虫,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触皮肤,就死定了!”不少人都收到了QQ上朋友之间转发的这则消息,这是真的吗?“隐翅虫并没有那么可怕!”记者采访中医生表示,将隐翅虫拍死后,它的体液会留在皮肤上,确实能引起隐翅虫皮炎。也有拍死隐翅虫引起皮炎的病例,但叮咬后果没有传说中那么严重。
如何应对
医生说,隐翅虫不会叮咬人,也不会主动释放毒液,遇上隐翅虫,用手指轻轻将它弹走或猛吹口气将它吹走就好了。如果不小心将隐翅虫拍死,可用肥皂水清洗虫体接触的皮肤,情医院诊治。
毒虫8号--蚂蚁
几天前,宋先生在等公交车时,看到地上爬来爬去的大蚂蚁很有意思,便把一根手指头伸过去,结果一只蚂蚁爬到他的胳膊上后狠狠咬了一口。有过敏哮喘病史的宋先生很快全身起了一片疙瘩,又痒又难受,还全身发烧。医院皮肤科治疗时,皮肤科医生诊断是毒液进入身体引起的发烧和荨麻疹。
如何应对
医生建议,市民被蚂蚁蜇伤后,可以用5%苏打水或10%氨水清洗伤口,外部可用皮炎平等药膏涂抹。如果被蜇伤后出现胸闷、气促或一大片红肿等症状严重者,医院就诊。
毒虫9号--蜈蚣
当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蜈蚣越大,螫入时注进毒素越多,中毒症状也更严重。蜈蚣毒液呈酸性,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此外尚含酪氨酸、蚁酸、脂肪油、胆固醇等。人被蜈蚣咬伤后可引起局部组织破坏及淋巴管炎,毒液也有致敏作用,有时可引起大面积紫癜。
如何应对
在捕捉蜈蚣时应使用小铁铲或其它农具翻开上块或碎石,发现蜈蚣时迅速使用铁制、竹制的专用夹子挟抓蜈蚣,防止被其螫伤受毒。如在捕捉时不慎被螫伤,可根据情况先挤出毒汁。
台州旅游联盟taizhou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