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免疫细胞的病理形态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
免疫细胞的病理形态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是: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细胞。不同的白细胞其病理形态也是不一的,下面来说明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病理形态。
一、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1、具有卫星核(sattlletnucleus)的淋巴细胞
即在淋巴细胞的主核旁边另有一个游离的小核。其形成系当染色体受损后,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丧失着丝点的染色单体或其片断被两个子代细胞所排除而形成卫星核。此种细胞常见于接受较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之后或其他理化因子、抗癌药物等对细胞造成损伤时。常作为致畸、致突变的客观指标之一。
2、异型淋巴细咆(abnormollymphocyte)
导型淋巴细胞为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多属T淋巴细胞,其形态的变异是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增生亢进甚至发生母细胞化的结果,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Downey根据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将其分为以下三型:
I型(空泡型):最为常见,其胞体稍大于淋巴细胞,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不规则聚集呈粗糙的块状,副染色质明显,胞质深蓝色有空泡,一般无颗粒。
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Ⅰ型者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胞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质不规则聚集不如I型明显。胞质淡蓝有透明感,边缘处蓝色稍深些,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一般无室泡或仅有少数空泡。
Ⅲ型(不成熟型或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较细致,可有12个核仁,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多无颗粒,可有小空泡。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风疹等病毒性疾病。一般的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可2%,但一般5%,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则异型淋巴细胞常10%,有辅助诊断的意义。
二、中性粒细胞的病理形态1、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指中性细胞体积大小悬殊的情况而言。常见于一些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其发生机理可能是在内毒素等作用下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的前细胞发生顿挫性不规则分裂的后果。
2、中毒颗粒(toxicguanulation):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而分布不均匀的黑蓝色颗粒。它是成特殊颗粒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发生颗粒变性所致。常见于严重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3、空泡变性(vaculoation):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空泡是细胞受损后胞质发生脂肪性的结果。最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时。Jordan异常时无任何感染情况而其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却持续存在多个空泡,此为家常族性异常。
4、核变性(degenerationofnucleus):核变性包括核固缩、核溶解、核破碎等。核固缩指细胞核固缩为均匀而深紫色的块状;核溶解时则可见细胞核膨胀,着色浅淡,伴核破碎时则核的轮廓不清,临床意义同空泡变性等。
白细胞和人体免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因此白细胞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白细胞的病理形态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白细胞情况,对预防疾病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加入QQ群,与更多病理朋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