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常识 >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检测评估行根治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检测评估行根治



作者:索海进,王长利

单位:医院

目前肺癌已经成为我国继肝癌后第二死因的肿瘤,过去的30年中肺癌发病率增加了%。尽管最近对于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提高,但其预后依然很差,5年生存率低于15%。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术前TNM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但其依然不是非常准确的方法,因为相同分期的许多患者仍然会有不同的临床预后。肿瘤宿主的炎症反应和全身炎症反应能够促进血管生成、DNA损伤及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增加恶性肿瘤侵袭能力。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观察到大量的免疫细胞频繁浸润形成炎性微环境。这种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浸润导致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往往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细胞逃避免疫反应。基于这些观点,全身性炎症反应标记物可能为肿瘤患者预后提供有用的信息。全身炎症反应的一个简单指标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已经发现在大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中高NLR是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对于术前NLR在NSCL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研究的并不多,甚至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本研究拟评估术前NLR对NSCLC生存的影响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年1月至年12月我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NSCLC患者例。男例,女例,平均61(24~82)岁。病理分期Ⅰ期例,Ⅱ期例,ⅢA期例。随访1~99个月,中位数43.0个月;平均43.9个月。截至年12月31日,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47.8%。吸烟例,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83/例,肿瘤大体部位周围型/中心型/例,病理类型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其他//42/10/32例,肿瘤部位左/右/例,病理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99/37/例,T分期1/2/3///48/6例,N分期0/1//60/例,化疗例,血红蛋白(88~)g/dl,白细胞计数(0~)mm-3,中性粒细胞(~)mm-3,单核细胞(10~0)mm-3,淋巴细胞0(~)mm-3,血小板(PLT)(00~)mm-3,乳酸脱氢酶(LDH)(20~)U/L,碱性磷酸酶(ALP)71(15~)U/L,纤维蛋白原(Fbg)3.(1.~5.)g/L,D-二聚体(~)μg/L。

排除标准:(1)行姑息性手术;(2)晚期病变(如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远处转移);(3)接受术前化疗或放疗;(4)手术切缘阳性;(5)存在其他感染或其他骨髓血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前检查包括详细的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试验。进一步的调查包括支气管镜检查、胸部和上腹部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及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术后化疗包括长春瑞滨、紫杉醇或吉西他滨加卡铂或顺铂。根据经订正的世界健康组织分类法和依靠第7版TNM分类法确定了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期。总生存期(OS)被定义为手术日期和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日期之间的间隔。

2.方法

术前1w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采集管收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本。全血细胞计数分析采用标准计数器。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正常范围是从~00mm-3。根据术前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得到NLR。

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软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选定NLR界值。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Kruskall-Wallis和Mann-WhitneyU检验被用来评估临床病理参数和NLR间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NLR

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NLR在性别、病理类型、T分期、肿瘤大体部位、PLT、LDH、ALP、Fbg存在显著差异。T1患者术前NLR为(2.02±0.96),T2患者术前(2.34±0.88),T3~4患者术前(2.85±0.99),随着患者T分期的改变NLR呈增高趋势(P<0.)。反映肿瘤进展的N分期,术前NLR值没有显示规律增高趋势。尽管不同淋巴结转移个数组别之间NLR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是NLR有随着转移淋巴结个数增多而升高的趋势。见表1。

2.术前NLR的预后意义

根据ROC曲线,NLR=2.3时,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图1),为0.(95%置信区间:0.~0.,P<0.)。以NLR=2.3为界值,例NLR>2.3,例NLR≤2.3。手术方式(全肺切除术5年生存率39.9%,肺叶切除术48.9%,P=0.)、肿瘤大体位置(P=0.)、病理分期(Ⅰ期65.1%、Ⅱ期50.1%、ⅢA期24.7%,P<0.)、化疗与否(Ⅰ~ⅢA期化疗例,5年生存率45.4%;非化疗例,49.7%,P=0.。Ⅱ~ⅢA期化疗例,5年生存率37.6%,非化疗例,28.7%,P=0.)、单核细胞(≤×L-例,5年生存率51.4%,>×L-例,48.8%,P=0.)、LDH(P<0.)、Fbg(P=0.)和D-二聚体(P=0.)与5年OS率显著相关。NLR>2.3患者例5年生存率(34.1%)明显低于NLR≤2.3患者(56.1%,P<0.)。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LR>2.3和NLR≤2.3患者有不同的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在Ⅰ期和ⅢA期患者中,NLR≤2.3患者预后好于NL>2.3患者。对于病理分期Ⅱ期患者,统计学虽然没有意义,但是NLR≤2.3患者预后仍然好于NL>2.3患者。见图2。将单因素中有意义的临床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和NLR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表2)。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对于行根治性切除的Ⅰ~ⅢA期NSCLC患者,NLR≤2.3患者预后好于NL>2.3患者,且NLR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这些结果与NLR在其他癌症如大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中的意义是一致的。Sarraf等回顾性分析例行根治性切除的NSCLC患者,发现术前NLR越高病理分期越高,且多变量分析显示NLR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Tomita等研究NLR在例Ⅰ~ⅢA期NSCLC患者中的意义发现,NLR是影响NSCL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日本多个研究机构报道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影响NSCLC患者的独立因素,然而,NLR和OS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且呈并非线性关系。最近,一项研究得出的结果发现NLR并不能预测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很多研究使用5.0作为NLR的界值,而其他一些研究中NLR界值从2.2~4.0不等。但是,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NLR界值是经验性设定的。Shimada等的胃癌研究中,虽然NLR值在不同的N分期中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是随着N分期进展,NLR有升高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胃癌的N分期由阳性淋巴结数目来决定的,然而,对于NSCLC患者N分期由解剖位置决定的而不是依据阳性淋巴结数目决定的。换句话说,术前NLR与受累淋巴结数目密切相关。本研究中NLR与阳性淋巴结的相关性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第一次提出术前NLR和肺癌阳性淋巴结具有相关性。另一种可能性是术前NLR值与NSCLCN分期相关,然而,由于N1期病人数目很少未发现这种关联性。因此,对于这个观点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包括例晚期NSCLC患者在内的4个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NLR比值能够预测NSCL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此外,该研究报道NLR能够预测化疗疗效。Cedres等研究报道对于经过化疗后NLR降低的NSCLC患者预后好于化疗治疗后NLR没有下降的患者。尽管以往研究显示NLR可以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一个指标,但本研究并未证实NLR升高NSCLC患者能够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大量研究正在探索抗炎药物对肿瘤发生、进展的影响。有报道显示抗炎药物可使结肠癌危险性降低40%~50%,或许对肺癌、食管癌和胃癌也具有同样的预防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环氧化酶-1和环氧化酶-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化学预防作用。环氧合酶-2能将花生四烯酸转换为前列腺素,借此来诱导受损组织中的炎症反应。术前NLR升高的NSCL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该接受进一步治疗,如免疫治疗等。本研究中存在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再者,缺乏关于无病生存期的数据,另外影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原因很多,尽管排除这些影响因素,但是一些未知影响因素或许存在其中。

总之,术前NLR能够预测行根治性切除的NSCLC患者的预后,且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NSCLC患者术前均接受全血细胞计数,因此NLR很容易得到,它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开支。此外,相较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如鳞癌相关抗原(SCC)、组织多肽抗原(TP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全血细胞计数检测更便宜、更快捷。因此,术前NLR可以作为一个预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NSCLC患者生存的指标。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年11月第36卷

肿瘤医学论坛综合整理

合作

oncologyvip

.







































白癜风能根治么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cs/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