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饮食 > 文献中的淋巴细胞亚群脓毒性休克患儿外周
文献中的淋巴细胞亚群脓毒性休克患儿外周
一、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S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淋巴细胞、CD3+T、CD4+T、CD8+T、CD19+B、CD56+NK)计数的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二、方法检测SS重度组25例、SS轻度组24例入院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小儿(正常对照组)25例进行比较分析。SS重度组、轻度组于入院后第3、8天动态监测以上指标,同时记录病情变化和预后转归,并根据SS重度组转归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上述指标。三、结果
1)入院时SS重度组、轻度组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三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入院第3天,SS轻度组的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有显著升高(P0.05);SS重度组除了NK细胞外,其余淋巴细胞亚群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
3)入院第8天,SS轻度组的CD4+T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0.05);SS重度组的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有显著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有所上升。
4)SS患儿重度组5例死亡(死亡组)均发生在入院后2~5d,与其余生存的20例(存活组)相比,两组入院时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死亡组入院第3天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值明显降低,与存活组同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四、结论S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值越低,病情越严重,持续低水平提示死亡风险大;经过治疗,病情有效控制者首先表现为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尤其是CD4+T。因此,动态监测SS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五、讨论--如何理解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SS的发生、发展、预后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着密切关系。SS时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产生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导致循环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
淋巴细胞亚群(总淋巴细胞、CD3+T、CD4+T、CD8+T、CD19+B、CD56+NK)数量与免疫细胞凋亡呈负相关,可监测免疫系统功能呈激活状态或抑制状态。
1)CD3+分子在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表达,CD3+T代表全部T细胞[4]。
2)CD4+T细胞是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枢纽,是参与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激活后可进一步成熟和分化为Th1和Th2两个功能亚群,二者相互制约[5],前者诱导效应细胞的转化而发挥细胞免疫功能,后者可过度表达膜蛋白CD40L,与CD19+B细胞上的CD40结合,使其活性增强,间接参与B细胞主导的体液免疫,诱导抗体产生及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转换及分泌[6]。CD4+T细胞水平下降,可引起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抑制。3)CD8+T细胞分为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毒性T细胞(Tc),前者抑制免疫,使淋巴细胞增殖呈自限性变化,后者发挥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表现出双向性改变。
4)活化的B细胞也是抗原提呈细胞,可激活T细胞,促进其增殖活化。
5)CD56+NK细胞分泌自然杀伤因子,是第一响应细胞,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7];NK细胞首先被细胞因子的mRNA激活,在此过程快速诱导细胞因子的生成,对T、B细胞的增殖、分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六、讨论--相关总结
1)袁远宏等[8]研究结果提示,严重脓毒症组患儿CD3+T、CD4+T、CD8+T细胞水平、CD4+T/CD8+T比值明显低于一般脓毒症组;脓毒症死亡组患儿的CD3+T、CD4+T、CD8+T细胞水平、CD4+T/CD8+T比值明显低于存活组,降低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2)Gogos等[9]研究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腹腔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明显低于脓毒症患者,包括NK细胞和B细胞,以CD4+T细胞的降低为突出。
本组资料显示,入院时SS重度组、轻度组的总淋巴细胞、CD3+T、CD4+T、CD8+T、CD19+B、CD56+NK计数均有明显降低,重度组的水平最低,三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SS患儿在较早期即出现免疫抑制状态,病情越重,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越低。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活化的T细胞及不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和转化型淋巴细胞)可经细胞凋亡而溶解;(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产生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3)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再分布到其他淋巴组织。3)Hotchkiss等[10]报道,死于脓毒症患者的淋巴器官(脾和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存在明显的低淋巴细胞血症,而且凋亡细胞以CD4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为主。
4)有研究[11]报道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组CD3+T、CD4+T及CD4+T/CD8+T呈持续低水平状态。
本研究显示,死亡组第3天的总淋巴细胞、CD3+T、CD4+T、CD8+T、CD19+B、CD56+NK计数显著降低,呈极低水平状态,与存活组有显著差异,提示这种免疫抑制状态一直持续并加深则预示患儿的预后不良。
本研究还发现,SS患儿存活者随着病情的改善,免疫功能逐渐恢复,首先表现为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轻度组于入院第3天明显升高,重度组于入院第8天明显升高,均以CD4+T细胞升高为突出,轻度组的CD4+T细胞计数于入院第8天升至正常水平。综上所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10]。S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值越低,病情越严重,持续低水平提示死亡风险大。
参考文献:
脓毒性休克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林海,王子敬,王世彪,康育兰.国际儿科学杂志,,43(02):-.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