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用药 > 信达雅出口转内销EBV相关T细胞淋
信达雅出口转内销EBV相关T细胞淋
翻译星星—阚英医师简介
阚英,女,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医院核医学科主治医师、讲师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科普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科普与翻译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科普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秘书长
毕业后即开始从事核医学工作,年获得院级先进个人称号。
医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
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十余篇,其中SCI7篇。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作为负责人承担国自然青年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首都医科大学重点实验室及院启动基金项目。
EBV相关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伴噬血细胞综合征FDGPET/CT显像一例
(HaoRetal.EBV-AssociatedT-CellLymphoproliferativeDisordersDemonstratedonFDGPET/CTinaPatientWith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ClinNuclMed.;44(10):-29.)
摘要:一名20岁年轻女性,因噬血细胞综合征查因行PET/CT显像。显像示多发淋巴结增大、FDG代谢增高;脾脏FDG代谢增高,疑诊淋巴瘤。最后经骨穿、淋巴结活检及脾脏活检,病理证实为慢性活动性EBV相关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8F-FDG,PET/CT
图1.一20岁年轻女性,间断发热2月余,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异常,全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血症、低纤维蛋白原、铁蛋白增高;EBV-DNA定量:4.82×/ml;自身免疫相关抗体及肿瘤标志均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肝、脾肿大,多发淋巴结肿大。上述表现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1-4。拟行FDGPET/CT显像明确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5-7。PET/CT显像见肝门旁(直箭头)、脾门旁(弯箭头)、隆突下(箭头,E-G)及左侧腹股沟区(A图中长箭头,H-J)多发FDG代谢增高淋巴结影。脾脏内见多发点状FDG代谢增高灶(A,B,D中所示虚线箭头);上述征象提示为淋巴瘤。
图2.患者随后行脾脏切除及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并行骨穿明确淋巴瘤诊断。骨穿病理发现红骨髓内见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并偶伴出血现象。免疫组化结果为CD3+、散在局灶性CD20+,CD5+、CD4+细胞数CD8+,Ki-67:10%。上图中A为骨髓活检细胞图,B为脾脏活检细胞图。淋巴结病理提示为EBV相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可由感染、自身免疫及风湿性疾病或恶性病变所导致。约50%HLH由感染性病变所致,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8。EB病毒是感染所致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2,9,10。EBV感染FDGPET/CT表现此前已报道过10-14,且前期研究多为淋巴瘤所致继发性HLH5,15,16。我们病例表明FDG代谢增高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可能是由于EBV相关的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所致。
(余略)
附:EBV相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背景知识
医院程木华教授校稿
首都医科医院李春林教授终审
译者科室介绍:
首都医科医院始建于年,原名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党和政府建立的医院。建院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医院亲笔题词。年3月,医院正式移交我国政府,周恩来总理来院参加了移交仪式。年,医院命名为“医院”。医院核医学科是由苏联专家于年建立的“同位素科”演变而来。具备完善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体系。目前,核医学科建筑面积+㎡,拥有PET/CT两台,SPECT/CT两台及SPECT一台。长期开展成人及儿童PET/CT及SPECT/CT显像,擅长PET/CT在儿童良恶性疾病(尤其是神经母细胞瘤、LPD、HLH、癫痫等)诊断中的应用;开展包括碘--MIBG在内的特色检查项目。年PET年检查量人次,SPECT年检查量人次;儿童PET年检查量人次,儿童SPECT年检查量人次。核医学科显像工作量在北京市位列前茅,能够完成放射药物的制备和动物模型的显像提供必须的硬件条件。近年来,获批多项国自然及科技部重点项目,发表SCI7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20余人,并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多个学院的研究生及本专科教学任务。目前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副主任、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等挂靠单位,连续6医院先进科室、连续3年获得优秀教研室称号。
《中国核医学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