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治疗 >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张金萍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张金萍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我会唱的第一支歌。到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是我的心愿。
在《散文诗》月刊社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征文中,我的作品获得一等奖,因参加颁奖会而来到湖南益阳。在会议期间,应大家的要求,我们来到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
我们是在蒙蒙细雨中乘车从益阳向南进发。南岳衡山,南起衡阳的雁回首,北至长沙岳麓,方园里连绵不断的翠绿里镶嵌着一片片红色的阁楼,湘江柔绕在红绿之间静静地流淌着,一派江南秀色,美不胜收。
车到湘潭,我发觉两旁的山已越来越高,树也多起来。在车上的益阳文友热情地介绍起韶山的情况,说我们已经来到位于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的韶山冲。这里是一个群山环抱,蜿蜓起伏的狭长谷地,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毛泽东的诞生地韶山冲的上屋场,距公路有多米的小山坡上。据说,如以这里为圆心,在公里为半径的地域里,是群星灿烂的英雄园地和将帅之家: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恒、胡耀帮、王震、黄克诚……都是在这里诞生成长的。他们同毛泽东一道,为神州的觉醒,为东方巨龙的腾飞,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今天,我有幸来到这象征着中华民族希望的神圣之地,多想能探索到英灵的真谛。
故居里的怀念
毛泽东的故居是一栋座南朝北,凹字形的土砖墙、青瓦的14间房舍,房前是一个池塘,左边是晒谷坪,右边是小山包,都有小块的菜地,后面是长满青松翠竹的小山头。整个房屋在背山面水的环抱之中,松竹围绕,郁郁葱葱。
在中间的房门上方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毛泽东同志故居”。这就是毛泽东诞生和度过青少年16个春秋的房屋。
进门就是一间宽敞的堂屋,地面是土地,已经被人踩得硬光光的,据统计,从年以来,已有多万人到这里参观,寻觅共和国缔造者的足迹。
向左拐进一间不大的房间,墙上挂着毛泽东的父亲和母亲像。父亲名叫毛顺生,年轻时,因家境贫寒,负债过多而被迫外出当兵多年,也许是在外面闯荡中见过世面,成为一个办事精明,善持家务的农民,既能种田又会做买卖,不但还清债务,还成为当地富裕户。母亲姓文,在家排行第七,家人和乡邻都称她为“七妹”她没有名字,自小没读过书,但聪明贤惠,她先后生了7个孩子,只有泽东、泽民、泽覃三个男孩长大成人,她把全部的希望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她的优良品德,对毛泽东的影响最大,她总是在明里暗里支持毛泽东帮助穷苦乡亲的行动。她因患结核性颈淋巴炎,于年10月5日去世,毛泽东闻讯,星夜兼程赶回韶山,10月6日席地而坐写成《祭母文》,第二天双膝跪地,在母亲灵前沉痛吟读了祭文。这篇“祭母文”共96句,字,如今刻在父母合葬墓的右侧石碑上。毛泽东每次回到韶山,都尽快到父母坟前拜谒。
穿过两位老人的卧室,就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挂着年毛泽东兄弟三人同母亲在长沙的合影。在屋角有一张黑色的木板床,窗前有一个木方桌,床旁的墙上挂盏小油灯。毛泽东在这个小屋里度过了16个春秋。毛泽东自小就爱学习,不仅记忆力好,而且善于钻研,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在13岁时,父亲不许他上学,要他白天下田种地,晚上在小木桌上记帐。酷爱学习的毛泽东就乘记帐的机会,点燃这盏桐油灯读书,父亲怕费油,不许他晚上读书,他就把窗户用青布单遮起来偷偷看书。他把在韶山冲能借到的书读遍了,连和尚的经书也要借来读读。正是这样的刻苦学习,他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较多地了解了时事。为能更多地学习,在母亲的安排下,设法征得父亲的同意,在年,17岁的时候,毛泽东离开了上屋场的老屋,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从此,他离开了家,走上了革命征程。站在这神圣的房间之中,瞻仰那印记着一代伟人丰绩的一切,人们都肃穆地走着、听着,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那土墙、木床、小桌……我更留恋那间毛泽东的卧室,有的人还到床边坐一下,我舍不得坐,只是抚摸一遍又一遍,我想把这里的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里。最后决心在这里照个像,据说是不允许照像的,所以我走过去又走回来,终于等到一个人流的空隙,忙求人给我拍照,我站在毛泽东跟母亲和弟弟们合影的像片下面,毛泽东的木床前面,留下了永久的纪念。我渴望这张照片不仅仅是为了纪念。
纪念馆中惊魂
从毛泽东故居走公路向西再走不远,就是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年邓小平题写的馆名,里面有8个展室和3个专题陈列室,8个展室是按时间顺序,公正、客观地反映了毛泽东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3个专题陈列室,有《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家庭》。介绍毛泽东的6位亲人毛泽民、毛岸英,毛楚雄的英勇事迹;有《韶山风物耐人思——部分中央和地方领导人及著名人士在韶山》,还有〈〈国际友人在韶山〉〉。在8个展室后面,有一个展室是复制北京“丰泽园”中北部东头两间房的内貌;有毛泽东的会客厅和卧室。会客厅是毛泽东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及党外民主人在一起筹划国家大政方针的地方,在会客厅的里间,是毛泽东卧室,也是办公室,在办公桌和木床之间,用一个屏风挡着。屋里摆的是已经掉了油漆的旧沙发,除了书架上有书外,在5尺宽的木板床上,有一半是放着书,床上铺着用一般布料做的被褥,上面放着三个枕头,长的用作睡觉,高的用来在看书时作靠背,小的用来托手腕。床上的书总是堆得满满的,书籍的范围很广、种类也很多。其中有些书还是从延安带到北京的。
在居室中还摆着一只粗编的竹篮子,这是专门给毛泽东送饭用的,已经使用多年,竹条外面的光泽已经没有了。我看就是把这个篮子扔到街上,也不会有人喜欢捡的,谁能想到这是毛泽东专用的饭篮子!
床上放着一条毛巾被,很破旧,表面的线套儿都已经长短不齐,毛散散的,有几个地方用布块补着。据讲解员介绍说:这条毛巾被已经打了50多个补丁,工作人员多次要更换,毛泽东就是不让换新的。讲解员还说,人们能看到毛泽东有补丁的衣服,只是补丁并不多的外衣,而内衣内裤、粗线袜子上的补丁才是更多的。毛泽东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穿在里面别人看不到,只要我不嫌就行了。”他的一件睡衣就打了73个补丁,一双拖鞋已经破得连修鞋匠都不给修,最后还是工作人员用布缝一下,毛泽东还继续穿着它。据工作人员回忆,在年进城后,毛泽东没有做新衣服,已经临近开国大典,还没有一种像样的衣服,工作人员急忙在王府井请了一位叫王子清的裁缝师傅给做了一件将校呢中山服。从年到年,在10年期间里,毛泽东也没做过新衣服。谁能想到又谁能相信,直到毛泽东去世时,身上还穿着补丁盖补丁的内衣!
看到这些遗物,听到这些介绍,怎不让人心酸?有谁能想到,共和国缔造者竟是如此节俭,一个给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的人竟是这样自律,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是找不出第二个人的。
看到这些遗物,就看到一个历史的丰碑,就得到一个人生的真谛,一切为了人民才是生命意义的所在。
看到这些遗物,我想一定能使那些忘记过去和忘记先烈的人,在灵魂上得到一次净化。韶山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为我们胸前佩戴了毛泽东像章,韶山升起的红太阳照着我们的心田,我们怀着无限的激情告别了韶山!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锦州市府路支行)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