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治疗 > 医院皮肤科中医特色治疗介绍

医院皮肤科中医特色治疗介绍



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痤疮中药面膜贴敷

科室针对痤疮病情程度研制的中药面膜系列方,主要分为痤疮基本方、脓胞方、结节疤痕方及美白方四个方型,以中医传统方剂“三黄汤”为基本方,佐以蒲公英、紫花地丁、三棱、莪术等清热凉血、化痰散瘀中药辩证施治;另外,美白方主要针对面部黄褐斑,皮肤暗沉及痤疮愈后色素沉着、痘印等皮肤不适。

该面膜系列方于年投入临床使用,每年来皮肤科进行痤疮面膜治疗的患者过千人,深受患者好评;年科室“中药面膜系列方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项目获得该年度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科研立项,并于年项目顺利结题。

此系列方使用药物均为纯中药颗粒,无任何化学品添加,贴敷感舒适、无刺激,适合各种类型痤疮患者。

脂溢性皮炎中药面膜贴敷

脂溢性皮炎在临床上又称为“面游风”、“白屑风”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皮损呈红色、白色丘疹,有的皮损处呈斑片状鳞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瘙痒,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颜面部、前胸后背部及头皮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血热当风,湿热内蕴导致皮脂异常溢出,从而出现斑丘疹及皮肤脱屑。临床主要常见两种类型:皮脂溢出型及干性脂溢性皮炎。

针对脂溢性皮炎临床类型,科室研制了油腻性脂皮方及干性脂皮方中药面膜外敷,油腻性脂皮方组方选用苦参、桑叶、荷叶、侧柏叶、防风、马齿苋、白鲜皮等清热祛脂,解毒止痒中药;干性脂皮方选用紫草、北沙参、天花粉、白茅根、黄柏、白芍、地肤子等凉血润燥,消风止痒中药。

带状疱疹中药湿敷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并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该病急性期时,单侧会出现沿神经分布的不规则红斑,其上簇集大小不一的水疱、丘疹,且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痛。在中医学内,带状疱疹属于“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多由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气滞血瘀等所致。中药湿敷是中医外治之法,将中药液浸入纱布中,敷于患者病灶部位,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

科室针对带状疱疹临床症状,研制了带状疱疹中药湿敷复方,该复方选用龙胆草、火炭母、大青叶、半枝莲、地龙、牡蛎等清热解毒,止痛敛疱中药,且首创加用冰片,让患者在外敷时,体感清凉,痛感减轻,同时促进带状疱疹愈合。

科室自制中药药粉

1.除湿疗癣方:该方选用赤石脂、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防风、苍术、五倍子等14味中药,打磨成粉,分装为每次使用量,主要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癣类疾患、疥疮、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疾患,主要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2.润燥止痒方:该方选用胡麻仁、黄精、麦冬、苦参、黄柏、当归、地肤子、甘草、百部、五倍子、生地等15味中药,研磨成粉,分装成袋,主要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掌跖角化症、癣类疾患等临床表现以脱皮皲裂、干燥瘙痒为主的皮肤疾患,主要功效:润燥养血,护肤止痒。

3.祛脂止痒方:方药选用透骨草、荷叶、侧柏叶、冰片、茵陈、马齿苋、蒲公英、黄柏等15味中药研磨成粉,分装成袋,主要用于头面部、躯干皮脂溢出较多部位,如痤疮面部油腻、脂溢性皮炎、脱发症属油腻性的患者。主要功效:清热去脂,祛风止痒。

4.润燥去屑方:方药选用透骨草、侧柏叶、生姜、当归、首乌藤、何首乌、红花等15味中药研磨成粉,分装成袋,主要用于临床表现为头面、躯干、四肢干燥、皮屑较多如银屑病、干性脂溢性皮炎以及斑秃患者。主要功效:活血通络,润燥去屑。

5.祛疣软坚方:方药选用.细辛、百部、木贼草、乌梅、薏苡仁、土鳖虫、鸡血藤、败酱草、大青叶等16味中药研磨成粉,分装成袋,主要用于各类病毒疣、鸡眼、胼胝等皮肤增生性疾患;主要功效:解毒祛疣,软坚散结。

6.金黄散:出自明《外科正宗》。本方又名“如意金黄散”,本院所制金黄散以古方金黄散为基础方,佐加马齿苋、柿蒂、穿心莲等清热解毒剉坚中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疖病、疔疮、骨性关节炎、关节扭伤、丹毒、急性乳腺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脓肿、肛周脓肿、丹毒,又可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皮肤溃疡、足癣感染、外伤感染等病症。

7.青柏膏:方药选用青黛、黄柏、煅石膏、紫草、薄荷等6味中药研磨成粉,加橄榄油调制成油膏,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湿疹、脚癣、带状疱疹等皮肤有少量渗液或干燥的皮肤疾患。

火针疗法

火针诊疗范围:

1.痤疮

作用机理:火针治疗痤疮,可直接作用于毛囊,使毛囊口张开,使皮质炎性物质排出,加快炎症消退,火针的高温可直接杀灭痤疮内的微生物,从而达到消炎的作用,并直接破坏其生存环境,对囊肿型痤疮可直接破坏其生存环境或破坏其增生的结缔组织,有利于炎症和代谢物的吸收,可达到增强免疫力、消炎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或减轻疤痕形成,促进皮肤修复、新肉再生。

2.带状疱疹及其后移神经痛

作用机理:火针点刺治疗带状疱疹对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起到镇痛作用,而且促进局部瘀血和炎性物质排出,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是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期神经痛行之有效的方法。

3.扁平疣

作用机理:火针直刺疣体,直接破坏疣体基底部的血管,使疣体萎缩脱落,且能调动机体的防卫功能,产生免疫反应,达到对抗病毒,治疗疾病的目的。

4.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

作用机理:火针点刺法治疗神经性皮炎是基于热效应能改善微循环的原理,热力通过皮肤神经的调节作用,促使皮损区微循环加快,有利于炎症和代谢物的吸收,抑制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止痒之功,避免激素类外用药所引起的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一系列不良作用而达到治疗作用。

5.湿疹

作用机理:中医认为湿疹起因为风湿热之邪浸淫肌肤、湿热毒蕴而发病,主要症状为渗出明显且伴有明显瘙痒。火针不仅可以借助温热之力以火助阳大开其门,引动体内诸邪排除体外,还可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血行风自灭,瘙痒即可缓解。

6.结节性痒疹

作用机理:中医认为结节性痒疹多为肝郁气滞或湿热毒蕴肌肤,气血运行不畅,瘀滞成结而痒。火针乃温热之品,可直达病所引邪外出,疏通气血经络,从而活血散瘀、解毒除湿,气血运行通畅则痒可自止。

7.白癜风

作用机理:中医认为白癜风是由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而使肌肤失养所致。火针借助温热之力直接作用于皮肤,温经活络,可加快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使色素沉着,肌肤得以温养。

8.斑秃

作用机理:斑秃属中医学“油风”范畴。该病的发病与“肝、肾、血”三方面相关,外感邪气,肝肾不足,血虚生风,虚火上炎皆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内外风邪相搏结,最终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由于风邪易袭阳位,故多见于头皮发病,然而其又善行而数变,所以该病可发于所有被毛部位且常常复发,难以治愈;火针治疗斑秃脱发区域,火力刺激肌腠,高温渗透于内,激发人体阳气,推动人体气血的流动,又“以热引热”使郁火得以宣泄,故可达到寒温并治的效果。火针既有针灸刺激肌理以散外风的功能,又能使气血畅达从而间接消除内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zl/13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