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治疗 > 怎么治脚气中西医教你这样治脚气
怎么治脚气中西医教你这样治脚气
脚气是一件恼人的事,不仅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也不利于我们的社交。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脚气时常会困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人为什么有脚气呢?脚气该如何进行治疗?
一、人为什么会有脚气
1.中医的观点
脚在中医上称为足,脚在人体的最底部,万物立始于根,中医认为脚就是我们人的根,人体一共有十二条经脉,其中有六条经脉与足相系,这些经络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通路,足部还有很多的穴位,维持组织器官的联系,调节着生命活动,在中医认为,脚气是由于饮食失调,脾胃二经湿气下注造成的,这是因为中医把食物分有寒性,还有一些食物被分为发物,例如,《本草求真》中指出:“乌芋,盖以味甘性寒,力善下行,是以冷气勿食,食则令人每患脚气。”中医认为寒湿入体发于表,这个表就是身体表面,而脚气就是寒湿侵体,细菌滋生而形成的一种皮肤性疾病,
2.西医观点
西医的观点中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而人体的活动都离不开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我们的脚每天都要穿着鞋子,不能得到空气的滋养,脚长期处在一种湿度比较大,透气效果比较差的环境,会为许多真菌的滋生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西医认为脚气是真菌的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
脚气不排毒
脚气是否真的排毒,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其实脚气不是排毒的,反而说明有毒,这是因为脚气是由于寒湿之邪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或者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流注足胫,而以脚气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脚气还有霉菌感染引起的,这种霉菌具有传染性,多隐藏在汗潮湿的地方,在脚上形成小水泡的形式,而且奇痒无比,一旦破裂就会向周围扩散,进一步感染,脚气治好了,其他地方可能会出现类似脚气的一些表现症状,其实这不是脚气不排毒了,只是这些毒素通过其他的部位表现出来了,还是有毒的表现。
二、脚气的类型
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患有脚气的人,很容易用手去抓脚痒的部位,这恰恰给真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传播提供了机会。所以脚气的防治不可大意,尤其是爱美的女人们更要慎重选择治疗药物。
三、脚气治不好的原因
1.没有医嘱用药
这种情况是指一旦发现自己有脚气了,会因为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而忽略它的严重威胁,经常会选择一些简易的治疗方式,如:盐水泡脚、中药泡脚等,这只是能短暂杀死脚上的细菌,起到止痒的效果,并不能彻底根治脚气。
2.药物中的激素成分
对于激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药物中会有很多激素的成分,尤其是脚气类的药物,大多止痒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止痒的同时,药物中的激素成分反而会成为脚气的细菌获取营养的来源,反而会加重脚气,而且脚气是真菌的感染,一定要对症下药,选择一些专门正对病菌的一类药物,而且效果要持久型的,方能治本。
3.见好就收
这可以说是脚气不易根本治愈的重要原因,很多人是好了伤疤就会忘了痒,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能止痒的效果会突出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脚气是好了,其实不然,脚气真菌寄生在皮肤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而药物的作用暂时性的扼制了细菌的繁殖,所以痒暂停了,一旦药物停止,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下,细菌就会迅速的重新繁衍,脚气也会再次复发。
四、如何预防脚气传染
脚气之所以会传染,是因为脚气是由真菌的感染,而共用一些生活物品,如:擦脚毛巾、拖鞋、洗脚盆等,都会是细菌隐藏的地方,所以一旦共用,很容易传染,再有脚上的皮肤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有皮屑产生,皮屑中也会有很多的细菌滋生,所以细菌就会通过共用物品进行传播、传染。
1.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有脚气方面的疾病,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在医生的诊断之后,根据医嘱,实行治疗措施。
2.独立的生活用品
这个要求主要是针对家庭或群居生活而言,因为这类人群会因为身边的人是比亲近熟悉,而忽略这些预防细节,其实这是脚气传染的最常见的一种路径。
3.足部卫生
要选择透气的鞋子,保持脚的干爽,不给细菌提供生存的条件,在洗澡或者洗脚的时候尽量选择淋雨,避免皮屑调入浴缸中,导致细菌传染,也不要光脚走在地毯、浴室地板上,尽量不与其他人一起使用洗漱用品,杜绝传染的路径,是预防脚气传染的根本。
五、脚气病人治疗认知4大误区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只要选准药物,按说明书足疗程使用,彻底杀死皮肤内的真菌,并避免接触真菌环境,脚气是可以治愈的。
1、关于治疗脚气药物的使用
很多脚气患者治疗脚气的行为是在“止痒”,而非治脚气。患者一般是有了症状就用药,症状缓解便停药,没有完成说明书规定的治疗脚气的疗程。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国内常用的脚气药分抑菌药和杀菌药,通常抑菌药疗程大约需要4~6周,患者一般无法坚持。用药不按疗程,导致皮肤内的真菌没有被杀死或者被清除,一旦环境适合,真菌便会在皮肤内持续生长繁殖,脚气症状便会卷土重来,复发不断。
2、泡脚剂能治疗脚气
治疗脚气不能单独使用泡脚剂,并且不是所有的脚气类型都能使用。对于“角化过度型”脚气,脚上皮肤又厚又硬的,可以先用泡脚剂往除角化的皮肤,再用抗真菌药物杀灭皮肤深层的真菌。由于泡脚剂刺激性大,水疱型或趾间糜烂型的脚气,假如皮肤正在糜烂破溃状态,用泡脚剂很轻易造成皮肤损伤、感染。
3、不痒,就是脚气治好了
事实并非如此。除了瘙痒,真菌还能引起红肿、发热、脱皮等多种皮肤炎性反应症状。专家说,一般在用药2~3天后,真菌得到抑制,生长繁殖速度变慢,炎性症状就会得到缓解,但是并不代表皮肤内的真菌被彻底清除。至于用到的抗真菌药物,也必须严格按照疗程使用,才能够起到“杀菌治脚气”的效果。
4、用激素类药物来治疗脚气
由于痒是脚气最难忍受的症状,所以很多脚气患者会使用一切可以止痒的药物来治疗脚气,最常见的一类药物就是用来治疗皮炎和湿疹的激素类外用药。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脚气,只能暂时缓解脚气因真菌生长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皮肤炎性症状。激素类药对真菌无杀伤作用,相反的,假如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脚气,其成分会滋养真菌生长,使真菌感染引起的皮损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会导致脚气症状反复发作,严重降低皮肤局部的免疫力,甚至会引起深层的皮肤真菌感染等更严重的病症,加大疾病治疗的难度。
六、脚气吃什么食物好
1、米皮糠
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B1。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治脚气病常作:米皮糠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煮米粥常食之,即不发。”对于妊娠妇女脚气病浮肿,可以用糯米糠牺、发芽小麦等量,磨粉做1团子,蒸熟食之,每日吃3~5个。
2、小麦麸
又称麸皮,小麦皮。《药物图考》中说小麦中含有一种生活素,有和缓神经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小麦皮中含有多量的维生素B1,有防治脚气病、末梢神经炎的作用。对脚气浮肿,民间习惯用小麦麸炒黄,加红糖适量,拌匀,大枣汤冲服,每次60克,1日2次,颇有效益。
3、豌豆
脚气病均宜食用,宋代《圣济总录》中早有“治脚气病抬肩喘”的记载。相似于湿性脚气病的气促现象,可经常用青豌豆煮熟淡食。花生据《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花生适宜脚气病人服食,并介绍一种方法:“脚气病:生花生仁(带衣用)15克,赤小豆15克,红皮枣15克,煮汤,一日数回饮用。”
4、赤小豆
能利水消肿、解毒去湿、健脾益气,适宜脚气病浮肿者食用。《圣济总录》曾有赤小豆为主,配紫苏叶、桑根白皮,治疗“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的记载,根据症状描述,相似于混合型脚气病之重症。《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民间常用赤小豆60~克,煮烂食,1天2次,连吃数天。或用赤小豆60克,同冬瓜克,一同煨烂服用。
5、薏苡仁
能健脾,利湿。《食疗本草》说它能“去干湿脚气”。《本草正义》:“薏苡,味甘淡,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药品化义》:“用治脚气病肿痛,倍用无不效。”尤其适宜脚气水肿者食。
6、黄豆
含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高植物蛋白食品,同时还含多种维生素等。将黄豆做成豆腐、豆浆、豆腐脑、豆腐干等豆制品,经常食用,适宜脚气病的防治。
7、田螺
能清热、利水。《本草拾遗》:“煮食之,利大小便,脚气冲上,脚手浮肿。”田螺含丰富的蛋白质,也含一定量的硫胺素,对脚气病浮肿者尤为适宜。
8、青鱼
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量的维生素B1,能益气化湿。《食疗本草》:“青鱼和韭白煮食之,治脚气脚弱,烦闷,益心力。”《开宝本草》:“青鱼主脚气湿痹。”所以,无论干湿脚气,皆宜食用。
9、鲤鱼
能利水、消肿、补虚,是一种高蛋白饮食。《本草纲目》:“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脚气之病。”尤其适宜脚气病浮肿之人服食。
10、冬瓜
能利水,又含有许多维生素,冬瓜中的含钠量也较低。所以,特别适宜脚气病水肿者食用。可用冬瓜50~克,煮浓汤,1日2~3次饮服。也可选用冬瓜皮煎水喝。
七、根治脚气,坚持护理是关键
根治脚气,坚持护理是关键。去脚气也还要注意一些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如果有脚臭毛病的话,那就应该经常洗脚,洗完脚,要在脚上用点爽身粉或者止汗剂。要穿透气的棉袜,鞋袜都要经常更换。特别严重的话,可以做在睡觉前,洗净脚擦干后用酒精擦拭脚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后用塑胶袋套脚,以诱发流汗,次日清洗。这样连续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两次症状会得到改善。日常可以用茶包煮水后,把脚泡在茶水里二十至三十分钟,擦乾后撒爽身粉,也可以用粗盐溶水来代替茶水。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对于脚气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脚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这对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整理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