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治疗 > 科普梅克尔细胞癌

科普梅克尔细胞癌



  来源:网络

  梅克尔细胞癌又名皮肤小梁状癌、原发性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皮肤原发性小细胞癌及皮肤APUD瘤。年首先由Toker报告。最新研究发现大约80%的梅克尔细胞癌与梅克尔细胞多瘤病毒感染相关,20%的梅克尔细胞癌未发现梅克尔细胞病毒感染,提示梅克尔细胞癌还有其他致病因素。

  一、临床表现

  肿瘤呈坚实性圆顶状,红色或紫色结节,直径0.5~2cm,常单发,迅速增长,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曝光部皮肤。平均发病年龄为68岁,女性多于男性。原发部位为头、颈部(44%),腿部(28%),臀部(9%),臂部(16%)。肿瘤趋于局部浸润到脂肪、筋膜及肌肉,可以早期转移,通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肿瘤也可通过血行播散到肝、肺、脑及骨骼。

  二、检查

  破损组织病理显示肿瘤由大小形状一致排列成片的圆形、卵圆形细胞构成。细胞大小为成熟淋巴细胞的2~3倍,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小而分散,核膜明显。核仁通常不明显胞浆稀少。肿瘤边缘呈浸润型小梁为其特征,常见广泛性坏死区,个别细胞坏死和特征性压碎“人工现象”很常见。邻近基质呈纤维化,血管丰富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常浸润至皮下组织、筋膜及肌肉。

  免疫组织化学上,肿瘤细胞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染色如CK20和CK8/18/19可见证明特征性核周围球状体。也常表达上皮膜抗原。此外,对各种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包括嗜铬粒蛋白、突触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降钙素及血管活性小肠肽等呈阳性反应。此肿瘤亦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表达,但对S-蛋白呈特征性阴性。

  三、病理生理

  真皮乃至皮下可见肿瘤细胞排成束条、带状或成簇,互相交叉吻合,与表皮不粘连,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核密集,圆形,呈泡状。胞质稀少,境界不清,不能辨认其边界。通常核有丝分裂象很多。胞质内有嗜银颗粒,用硝酸银浸染能染成黑色,但大多数病例中,颗粒数目很少。

  四、诊断

  临床上很难诊断。病理上由于瘤细胞形态大小一致而不成熟,因此易误诊为“母细胞”型淋巴瘤或转移癌,特别是来源于肺部的燕麦细胞癌,后者在瘤细胞内也含中心致密的颗粒,因此需作电镜检查才能鉴别。

  五、预后

  局部复发率为26%~44%,附近淋巴结转移为53%远隔部位转移为75%,导致死亡率(5年存活率)为30%~64%预后较恶性黑素瘤差。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病理人才汇: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zl/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