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治疗 > 临床白细胞君知多少异形淋巴细胞篇
临床白细胞君知多少异形淋巴细胞篇
异型淋巴细胞为什么会出现?
异型淋巴细胞习惯性称为病毒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刺激性淋巴细胞等,正常人群的血液中偶有少见的异型淋巴细胞(正常值为0-2.0%),只有当大量病毒感染、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疾病时,这类细胞的比例才会升高,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5%即有临床意义,当升高幅度10%~20%时,对诊断更有价值。
异淋的产生机制是由于病毒与B淋巴细胞受体结合,在不断增殖与复制过程中,被T淋巴细胞识别,激发抑制性T细胞(Ts/c)增殖并自身发生转化,形成细胞毒性效应,出现在循环血液中大多为受刺激后异常增殖的T细胞和少许颇似B细胞,而形成异型淋巴细胞。
散点图对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的提示
目前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血球计数仪,主要是来自于日本的厂家Sysmex。所以这里我们以sysmexXN-仪器为例,来探讨血细胞计数仪对于异淋的报警提示。
仪器计数原理:光散射与细胞化学联合计数的原理。应用激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利用细胞大小不同,其散射光强度也就有差异,再结合五种白细胞结合的化学染料的差异,即可得到较准确的白细胞分类结果。
看图1可知,此仪器得出的Diff散点图,以侧向散射光(SSC)为横轴(提供细胞内部如细胞核、颗粒的信息);以侧向荧光信号(SFL)为纵轴(反映细胞内部核酸含量的多少),来进行有核细胞的分类计数。
图1:白细胞Diff通道散点图
那么可想而知,不同类型的异淋增多时,白细胞Diff散点图会出现哪些变化?
1.以单核细胞型为主的异型淋巴细胞,标本在单核细胞散点图的上方出现异常均匀分布的呈椭圆形或近似长方形的散点图,可能是由于病原体对淋巴细胞刺激下,核酸与染液结合加强,侧向荧光信号加强,而出现在散点图上方,需进行血涂片复检。如图2:
图2:单核细胞型为主的异淋分布
2.以浆细胞型和幼稚型为主的混合型异型淋巴细胞,一部分情况是在DIFF通道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在区域融合成灰白色并且向上延升,(图3)另外一部分提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各自的分布区域出现,但其周围散点增多并相互间有交叉,分界不清(图4)
图3
图4
异淋在血涂片上的形态鉴别
发现仪器上散点图对于异淋存在的提醒,那么血涂片复检证实是否有异淋的存在非常必要.因异淋形态多样,在血涂片的鉴别上,大家要谨慎细心。下面会提供异淋与常见细胞的形态鉴别图谱。
异淋按形态特征可分为3型:
类型
特点
I型
(空泡型)
1)胞体较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
2)胞核呈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規则形,染色质呈粗网状或不规则聚集呈粗糙块状
3)胞质较丰富,深蓝色,无颗粒,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或呈泡沫状
Ⅱ型
(单核细胞型)
1)胞体较丨型细胞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似单核细胞
2)胞核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较丨型细胞细致
3)胞质丰富,淡蓝或蓝色,有透明感,着色不均匀,边缘处蓝色较深,呈裙边样,可有少许嗜天青颗粒,一般无空泡
Ⅲ型
(幼稚型)
1)胞体较大
2)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染色质呈细致网状.可有1~2个核仁
3)胞质较少,呈深蓝色,多无颗粒,偶有小空泡
接下来我们通过图片来将异淋与常混淆的血细胞进行区别。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外周血液偶见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湿疹等病毒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另外,巨细胞病毒、HIV、β-链球菌、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感染和接种疫苗,也可引起外周血液异性淋巴细胞增多。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患儿,异淋升幅一般在5%~10%;感染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的患儿异淋的增高幅度比其它病毒要高,当异淋大于10%以上对于诊断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提供重要依据,异淋比值越高诊断IM越有价值。
(来源:检验时间)
如果您觉得我们发布的信息对您及您的朋友有帮助,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