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护理 > 针灸治疗疔疮

针灸治疗疔疮



可免费查阅:董氏奇穴处方穴位查询疾病查询董氏针灸黄帝内经针灸学中医视频伤寒论系统解剖学

?疔疮是以皮肤出现粟粒样脓头,红肿热痛,重者伴高热、神昏为主症的病证。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基底坚硬如钉,故名疔疮。因发病部位和形状不同,又有“人中疔”“唇疔”“蛇头疔”红丝疔”等不同名称。其发生常与恣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品,肌肤不洁,蚊虫叮咬,刺扎后火毒侵袭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肌肤腠理。基本病机是火毒蕴结肌肤,经络气血凝滞。

西医学的颜面部疖痈、急性甲沟炎、脓性指头炎、急性淋巴管炎等均属本病范畴。

主症

初起如粟粒状小脓头,发病迅速,根深坚硬如钉,始觉麻痒,而疼痛轻微,继则红肿灼热,疼痛加剧,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若初起疮形小如粟米,根深坚硬如钉,始觉麻痒不适,疼痛较轻,继则脓疮增大,红肿灼热,疼痛加剧,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火毒流注经络。其中,发于四肢者,或可见红线隐隐于皮下,并迅速向上走窜,形成“红丝疔”。除局部症状外,兼见寒战、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头痛、呕吐,为疗疮内攻脏腑之危候,称为“疔疮走黄”

1.基本治疗

治法

泻火解毒。以督脉穴为主。

主穴

身柱灵台合谷委中

配穴

火毒流注经络,配曲池、大椎;

红丝疔,可沿红丝从终点依次点刺到起点,以泻其恶血;若为疔疮走黄,配十二井穴、大椎、曲泽点刺出血;

高热配大椎、十宣;

神昏配水沟、十二井。

还可根据患部所属的经脉循经取穴:发于面部,属阳明经配商阳、内庭,属少阳经配关冲、足临泣,属太阳经配少泽、足通谷。发于手,配足部同名经穴;发于足,配手部同名经穴。或用经脉首尾配穴法,如发于迎香穴处可配对侧的商阳,发于食指端配对侧的迎香。

方义

疔疮为阳热过甚、火毒蕴结之病,故治疗本病首当针泻阳气。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灵台、身柱属督脉,为治疗疔疮之经验效穴,可疏泄阳热火毒;合谷属手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故泻之可清热解毒,解肌表之毒邪;疔疮由于火毒流窜,凝滞于血分,故取“血郄”委中,刺之出血可清泻血分蕴热。

操作

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三棱针法

在背部脊柱两旁寻找丘疹样突起点3~5个,三棱针挑刺出血3~4滴。

(2)隔蒜灸法

病变局部。将大蒜切成厚2~3mm的蒜片,用针扎数孔后,放置在患部行隔蒜灸。

1.疔疮初起切忌局部挤压、挑刺;红发硬时忌手术切开,以免引起感染扩散;如已成脓,应由外科及时切开排脓。

2.疔疮走黄,证情凶险,须及时进行综合治疗,积极抢救。治疗期间忌食鱼、虾及辛辣厚味。

▎元视频网课火爆报名中:

视频带实操网课内容:男科妇科,各种疼痛,疑难杂症的治疗,比如:各种头痛,中风,偏瘫,脑梗,肩周炎,手麻,脚麻,颈椎病,各种腰痛,各种腿部疾病,足跟痛,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耳聋耳鸣,脂肪瘤,心烦意乱,更年期,各种关节痛,痛风,各种结石,坐骨神经痛,眼睛疾病,静脉曲张,面瘫,前列腺疾病,带状疱疹,子宫脱垂,尿频尿急夜尿多,等等....

八天的课程全程视频带实操,如何进针,进针角度,方向,深浅,穴位详细位置等…

用针精少,一般的常见病三四针最多不超过六针,取穴安全,全部在手胳膊腿脚扎针,有无基础的最佳课程,全程干货,保证让学员学习完就可以应用,报名进永久辅导群,电话

扫码添加助教报名点击『分享』转发至您的朋友圈

在点下方‘再看’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hl/15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