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用药 > 干细胞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当下,免疫细胞

干细胞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当下,免疫细胞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的爆发让人们认识到,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健康的免疫系统对人们的生存至关重要。2月中下旬,新冠肺炎病理解剖报告发表,这种疾病与免疫细胞的关系更加直观: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细胞数量损失,是加重疾病进展的原因。

NK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人体健康的防线:人体免疫系统主要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物理屏障:由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构成,可抵挡大部分的病原体入侵;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比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可以清理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可对躲过前两道防线而入侵人体的病毒等起作用。健康人体内的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构成免疫系统,形成防线,可以大幅提高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它们在极端情况下,成为一种“应急防御机制”。比如,NK细胞就是重要的抗病毒免疫细胞——它能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快速分泌颗粒酶和穿孔素并且裂解细胞,同时还能分泌促进炎症因子(如IFN-γ、TNF-α等)引起更广泛的免疫应答,控制机体病毒的数量;比如T细胞,也可以精准打击和消灭受感染的细胞。1

免疫细胞VS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要想入侵人类体内,要突破“重重防线”,而人体也终将发现它们的存在,然后“奋起反抗”——这就是人体的免疫机制。

具体来看,人类免疫系统由固有免疫系统(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和获得性免疫系统(T细胞、γδT细胞等)两大部分组成。

打喷嚏、咳嗽、咳痰,这些都是免疫细胞与新冠病毒作战的表现。人类的呼吸系统尽管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但这个系统从头到尾有多个环节,均部署免疫细胞“重兵把守”,防御病毒入侵。

△病毒来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时,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人体咽喉部后,将进一步蔓延气管及更细的支气管,进而到达肺泡。不过,这些病毒进入肺泡的每一步,都会遭到免疫细胞的“防御”和“监视”。

当新型冠状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固有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就会迅速“吃掉”入侵的病毒。人体呼吸道表面的大部分细胞,都含有“像刷子一样”的细长纤毛,这些纤毛表面还有能够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这些黏液能够包裹病毒,并依靠纤毛向上推动,经气道从口腔内排出——这个过程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咳痰”。当然,咳出的痰上,也就沾着不少病毒颗粒。

△巨噬细胞

如果固有免疫防线没有被病毒攻破,免疫反应就会到此为止,病毒也就被打败了。

如果固有免疫防线不幸被攻破了,获得性免疫作为“替补”,就会马上启动。获得性免疫是由T细胞和B细胞所介导,这两类细胞通常“定居”在机体的淋巴结和脾脏,它们一旦被激活,将显示极其强大的“杀毒”能力。

△“超级杀手”T细胞一口吞掉病毒

它们会迅速的根据当前战场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武器强化和系统升级,在短时间内接受调派,汇聚大量细胞集团奔赴至战场,开始特异性的攻击被感染的细胞,精准打击敌人。

医院查血,会显示白细胞正常或上升,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这也是新型冠状病毒特有的现象。

如果病人出现干咳症状,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病毒突破气管、支气管部位的防线,侵入到了肺泡,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会被激活。如此一来,一整套环节中的免疫细胞都会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机体发热。

△CT下被新冠病毒侵占的“白肺”

这也是为什么病毒感染后人会有发热症状,并且成为一个验证感染的关键指标。此外,病毒入侵肺泡后,如果引起大量肺泡上皮细胞死亡,其释放的死亡物质,还会进一步刺激免疫细胞,引发更强的发热反应——具体表现就是持续高热。

发热反应其实也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一方面过高温度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防御能力。

除了发热症状外,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部分病人,还出现了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咽喉与食道相连,部分病毒可能通过咽喉部进入到消化道,通过感染肠上皮细胞以及激活肠道免疫反应,产生相关症状。

2

为什么新冠感染者会有不同的反应症状?

答案在于,每个人体内免疫系统功能有强有弱。

大多数年轻患者表现为轻症,正是因为他们的肺部上皮细胞状态较为良好,对病毒入侵的天然反应迅捷有效。他们的免疫细胞功能完整、良好,即便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

老年人的情况则不然,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机体功能开始退化,在应对病毒时,肺部上皮产生干扰素会“慢半拍”,产生的量也会少一些,这意味着,它们的免疫细胞释放干扰素以及吞噬病毒的能力会有所下降,于是人体整体抗病毒能力下降。

如果老年人还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时,其免疫系统功能更是薄弱,抵御病毒的能力更差,更容易被病毒感染。

目前来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并且患有其他基础性疾病。

正是由于这些患者抗病毒的免疫力低下,从鼻腔、咽喉部到气管和支气管等诸多环节,未能将病毒“有效阻击”,使得病毒侵犯肺泡,导致共用的肺泡血管壁膜受损,血管里的血液进入到肺泡,导致缺氧,引发危重病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管年轻人免疫系统功能有多么好,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规律作息、通宵玩手机、吸烟饮酒以及旅途疲劳等,都能导致免疫功能临时紊乱,从而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

3

专家呼吁: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谈到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时说。病毒战争中,医护人员除了药物治疗,做得最多的其实是陪感染者一起熬,熬到病人免疫力恢复到,足以打败病毒那一刻。

具体来说,由于当前缺乏特异性抗病毒的药物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基本上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细胞——特别是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

不过,正所谓蚁多咬死象,如果免疫细胞的激活速度跑不过病毒的繁殖速度,这场战争就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因此,如果通过前沿细胞科技,体外补充获得性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就有可能战胜病毒!

△大批免疫细胞赶往战场

我们坚信,人类的免疫系统将再次证明,它是消灭邪恶病毒的无冕之王。

扫描识别小程序码,添加“珍馆甄选”小程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yw/15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