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用药 > 中枢性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需要开

中枢性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需要开



白癜风研讨会 http://pf.39.net/xwdt/211126/9994729.html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局限于大脑、脊髓、脑膜或玻璃体视网膜间隙。年发病率非常低,为每10万人0.4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70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增加到每10万人4例。免疫缺陷是一个已知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免疫低下的患者PCNSL发病率增加,但PCNSL也影响免疫正常的患者。临床表现出的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在数周至数月。PCNSL对化疗和放疗高度敏感,治疗的目标是治愈,尽管大约33%至60%的患者会复发。所以,绝大部分的PCNSL是不需要开颅手术切除的。

PCNSL的诊断是通过肿瘤的微创活检(立体定向活检)做出的,切除肿瘤的多少与生存率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治疗上,高剂量静脉注射甲氨蝶呤,剂量在3g至8g/m2之间,至少输注4至8次,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项针对79例PCNSL患者的随机2期试验显示,单纯静脉注射高剂量甲氨蝶呤(40%)比静脉注射高剂量甲氨蝶呤加阿糖胞苷(69%)的放射学反应更差(P=0.01)。其他药物组合包括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丙卡巴锌和长春新碱;甲氨蝶呤、替莫唑胺和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硫替帕和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卡莫司汀、依托泊苷和强的松。

由于非常高的治疗反应率,甲氨蝶呤为基础的治疗被用作一线治疗,甚至用于老年体弱患者和因症状而难以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患者。为了减少复发率,患者接受巩固治疗,如烷基化治疗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非脱髓性化疗(例如依托泊苷/阿糖胞苷)或全脑放疗。

约60%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延迟性神经毒性,表现为步态不平衡和认知功能受损。大约36%~62%的患者在接受一线治疗后复发,而且通常在头2年内。对于最初以高剂量静脉甲氨蝶呤为基础的诱导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再用高剂量静脉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是可以的。对于复发或难治性的患者,应考虑采用高剂量联合治疗后的异体干细胞移植、依鲁替尼、沙利度胺衍生物(来那度胺、泊马度胺)或临床试验。

所以,PCNSL的治疗主要是微创立体定向活检明确诊断后,再进行甲氨蝶岭为主的化疗,而非开颅手术切除治疗。

左侧基底节强化的淋巴瘤左侧放射冠强化的淋巴瘤多中心的淋巴瘤,已立体定向活检明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yw/1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