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性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用药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T-celllymphoma,AITL)是一种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目前认为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T细胞淋巴瘤的15%-20%。好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62-6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01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致病因素有:

1.药物:主要为抗生素

2.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感染。目前认为EB病毒感染与AITL高度相关。

3.机体免疫异常

02

病理

1.组织学:AITL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镜下通常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破坏区内见丰富血管及大量的异形淋巴细胞浸润,高内皮静脉增生并呈分支状,可见大量多克隆性细胞,滤泡和生发中心消失,但滤泡树突细胞(FDC)显著增多,可见有数量不等的B免疫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上皮样组织细胞、浆细胞和浆母细胞散在分布于肿瘤细胞间。

2.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来源于生发中心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除了能够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CD3、CD4、CD45R0外,同时还表达CD10、CXCL13、PD-1、Bcl-6等。其中,PD-1及CXCL13表达率超过90%。CD21、CD23及CD35染色提示FDC增生明显,伴血管周围生长趋势。

3.遗传学:PCR检测75%病例TCR重排,10%IgH重排。AITL患者具有较高的TET2、IDH2、DNMT3A突变发生,其中TET2突变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03

临床表现

AITL临床病程多呈侵袭性,起病多为进展期,表现为广泛淋巴结肿大,结外器官受累伴B症状。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发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多克隆γ球蛋白血症为本病特点。皮疹常伴瘙痒,其它常见症状有水肿、胸腔积液、关节炎和腹水。部分患者常伴有自身免疫紊乱。

04

相关检查

1.血常规:可有贫血、白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2.生化:乳酸脱氢酶常升高

3.免疫学指标:约半数以上患者出现免疫复合体、抗平滑肌抗体、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部分可见RF阳性、ANA阳性、抗SAA阳性等

4.影像学检查:B超、CT、MRI、PET-CT等

5.骨穿:常累及骨髓

05

诊断

1.特征性临床表现:有自限性或抗炎治疗后好转的病史,伴发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多克隆高

2.典型的病理学特征:滤泡辅助T细胞免疫表型及滤泡外FDC显著增生等

06

治疗

目前缺乏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推荐:

1.首选临床试验

2.或多药联合化疗±ISRT(受累部位照射),CR后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3.复发难治:临床试验或二线治疗

4.常用一线治疗方案:BV+CHP(CD30+)、CHOEP、CHOP、EPOCH等

5.常用二线治疗方案:DHAP、ESHAP、GDP、GemOx、ICE、西达苯胺、BV(CD30+)、苯达莫司汀、来那度胺等

07

预后

PIAI评分:

年龄60岁、PS≥2、结外病变1处、B症状、血小板计数×10^9/L

0-1:低危组2-5:高危组

参考文献:

1.MassimoFederico,ThomasRudiger,MonicaBellei,etal.ClinicopathologiccharacteristicsofangioimmunoblasticT-celllymphoma:analysisoftheinternationalperipheralT-celllymphomaproject.JClinOncol.Jan10;31(2):-.

2.NCC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inOncologyTCellLymphomaVersion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xfc.com/lbgyyw/15108.html